标题:古代3部处世奇书,古人15句人生智慧 内容: 《红楼梦》中有幅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南怀瑾先生也说“不管是为政或做事,要靠人生经验的累积。 而人生经验累积成什么东西呢? 简单的四个字——人情世故。 ”的确,为人处世懂点“人情世故”,人生会畅达很多。 而为人处世的学问,我们老祖宗也留下诸多宝典。 其中,《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被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 三部旷世奇书,精选15句人生智慧,感受中国文化,体悟修养心性、做人处世之道。 一、《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 读《菜根谭》,思人间事,我们一起静心细读,从中汲取有用的智慧。 01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译文:让人一步,是明智之举;待人宽厚,是为己积福。 感悟: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真正的聪明人,都胸中有沟壑,腹里有乾坤。 遇事懂退让,与人有路,给自己留退路。 待人常宽厚,与人为善,为自己积福缘。 做人,若是处处计较,只会伤人伤己,得不偿失。 当你学会让一步、宽一分,让别人舒服,人生会更加开阔。 02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译文:人生有苦有乐,从苦难中磨炼出的幸福,才能美满长久。 感悟: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走过低谷,才能磨砺出更坚韧的心性;越过风雨,才能欣赏到更壮阔的美景。 幸福,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从苦难中开出花来。 一个人,能吃多少苦,才能享多少福。 当你熬过去,就会发现生命中的苦难,其实是命运的另一种成全。 03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译文:天地万古长存,可人死不会复活;人生不过百年,每日亦匆匆而过。 感悟:斗转星移,人生百年,都不过是光阴一瞬。 岁月匆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也无法重来。 既然逃不开生老病死的命运,不如珍惜时间,活在当下。 善待自己,丰富自己,取悦自己,才不负来这人间一趟。 去感受,去起舞,去让自己变成珍贵的存在,和世间美好环环相扣。 04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译文:心境平和,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寻常;淡泊自然,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 感悟:世事无常,人生沧桑,白云变幻如苍狗。 我们无法左右事情的发生,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修一颗平常心,得一份自在从容。 既能经得起平淡,扛得住苦难,也守得住绚烂。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顺其自然,内心安宁,就是最了不起的修行。 05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译文:不责难他人小错,不揭发他人隐私,不记恨他人过去的恶行。 感悟:俗话说:“当下不杂,既往不咎,将来不迎。 ” 他人小错,不要去太过责备,要有容人之心。 他人隐私,不可随意揭露,须守住心,管住嘴。 过去恩怨,没必要耿耿于怀,让自己心神交瘁。 学会释怀,学会放下,谨言慎行,才是远祸之方,养德之法。 二、《小窗幽记》《小窗幽记》为明代陈继儒编著,内容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 《小窗幽记》陈说利害、指点迷津,以言醒世,赞美人世间一切真情实感,劝勉人们要有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和良好的性情,是助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经典宝训。 《小窗幽记》所选格言妙语、小品片句,或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悠长;或情趣盎然,读来津津有味。 01遇事快意外当转言遇快意处当住译文:事情到了快意的处境就应当转移方向,话说到快意的地步就应该停止。 感悟:人在得意的时候,往往容易膨胀,对身边的人和事失去理智的判断,迷失自我,甚至忘形,而招来祸患,日后追悔莫及。 这是一个人不成熟的表现. 愈是成熟的麦穗,愈懂得弯腰;愈懂得弯腰,才会愈成熟。 一个人在事业达到顶峰时候,在得意之时,要及时打住,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地低头,放低姿态,这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人生海海,“得意时不忘形,失意时不消沉。 ”得意时放低姿态,失意时挺直腰板,人生就会峰回路转。 02处事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译文:处置事物最应深思熟虑再从容处理,深思熟虑就能考虑清楚实情,从容处理才能用到最合宜的办法。 感悟: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急事,因为紧迫慌乱,就会失去阵脚,办错事情。 即使在紧要关头,我们也可以缓一缓,让大脑保持清醒,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选择。 遇事需要处理时,最恰当的做法是深思熟虑和延缓一下再办。 缓一缓,把问题想透彻,把思路理清楚,则能防止失当偏颇。 准确找到定位,找到最佳的处世方案。 曾国藩说:“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凡事要循序渐进,一味的想要速成,往往根基不稳。 越紧急越淡定,方能成事。 03路径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成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译文:道路狭窄处,留一步让人行走;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享用。 这是历经世事极为安乐的一种方法。 感悟:不要让自己的弓拉得太满,给自己、给他人留余地,这样自己的人生便会开阔许多。 农民在插秧时,边插边退,每插完一行就得后退一步,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 表面上看是边插边退,实际上是一直上前的。 《菜根谭》里说:“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想得开的人,都不以一时的进退观成败,以退为进不失为处世安乐的好方法。 做事不要太满,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方是人生美妙时。 04耳目宽则天地窄事物短则日月长译文:见识多了便觉天地狭窄,争夺之事少则岁月悠长。 感悟:人苦恼的根源就在于欲望太多。 人生来是有欲望的,不仅追求物欲之享受,满足感官,还会追逐名利,满足内心的虚荣,欲望不止,名利心不止,内心永无安静之日。 想要的生活,就要懂得“向内看。 ”生命中最该珍惜的不是物质与名利,而是内心的快乐、充实与幸福。 内心平和安定,岁月悠长静好。 05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志时译文:一个人成名往往是在穷困潦倒之时,而失败则往往是在志得意满之时。 感悟:人们常说:“逆境出人才。 ”人在穷苦之中,容易顶着压力知难而上,取得了成功。 可是成功之后,却忘了以前的艰辛,很容易志得意满,自然也失去了贫穷时的那股冲劲儿,找不回艰苦奋斗的精神。 加上成功之后,身边增加了许多诱惑,以至于能力不断向外消耗,却没有增加。 所以,一个人在成功之后,如果不懂得收敛锋芒,过于炫耀,很快便会走向失败。 世间万物都是相辅相成,且相互转化的。 为人处世,顺势而为,顺道而行,就能获得智慧,获得自由自在的人生。 三、《围炉夜话》《围炉夜话》为清咸丰时人王永彬所写,全书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 《围炉夜话》语言简短精粹,三言两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让人警醒。 01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译文:遇事不能忍受麻烦,是做人最大的弊病。 感悟: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关键在于如何处理。 倘若遇事不耐烦,就理不清思绪,更解决不了麻烦。 曾国藩说:“若遇棘手之事,需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耐烦,就是在纷乱繁杂的处境中修身炼心。 任外界狂风骤雨无数,我自岿然不动,让心静下来,观照万物。 小事耐烦是智慧,大事耐烦是境界,只有耐得了烦,所有的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02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译文:尊重他人,便是尊重自己;靠他人,永远不如靠自己。 感悟:人一辈子,体面是自己给的,尊重是自己赢的。 因为尊重是相互的,你怎么对人,人就怎么对你。 如果你不懂得尊重别人,那你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你先尊重别人,才能被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 常言道,靠山山倒,靠人人跑。 父母、爱人和朋友也许能帮你一时,却帮不了一世。 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凡事靠自己,才能活得最踏实舒心。 余生,要靠自己的双手,赢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03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译文:世人相信的,是做事实在靠谱的人,而不是嘴上说得好听的人。 感悟: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做人要少说大话,多做实事,因为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征服力。 说得花团锦簇,但想要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你还是要拿实力说话。 真正的智者,从不说无用之言,不张扬自己,不议论他人。 因为他们懂得,与其耍嘴皮子功夫,不如在沉默中强大自己。 04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译文:做人,不能有拿财势衡量人的习气;工作,切忌有一颗轻率浮躁的心。 感悟:名利富贵,是人人都想追逐的东西。 但与人交往,千万不能唯利是图,变得势利逢迎。 否则,只会渐渐迷失自我,忘记初心,让人敬而远之。 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心相交,才能换来真心。 有人说:“对工作的态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粗心浮躁的人,会持续自我内耗;细致认真的人,会不断精进自己。 久而久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会逐渐越拉越大。 工作是一场修行,唯有摆正态度,克服缺点,前路才会更加顺遂。 05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译文:随随便便乱交朋友,还不如整天在家闭门读书。 感悟:年纪渐长,生命都会从热闹走向清欢。 也更明白了,朋友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所以,与其浪费时间精力,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不如好好读书,提升自己。 林语堂说:“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读书,是一切烦恼的解药,也是生命最好的修行。 读一本好书,如拜一位名师,更是胜过酒肉朋友万千。 发布时间:2025-03-11 12:00:05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