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唐代诗人王维五言绝句《莲花坞》,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内容: 《莲花坞》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前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后两句点出采莲人的生活乐趣,笔调轻松自然,语言平淡朴素。 《莲花坞》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注释:坞(wù):地势周围高而中间低洼的地方,这里指停船的船坞。 洲:水中陆地。 多:经常。 弄:戏弄,这里指撑。 篙:撑船的器具,多用竹、木。 畏湿:害怕打湿。 红莲衣:红莲花颜色的衣服,指采莲女的衣服。 白话译文:江南女子每天去采莲,莲塘广阔,总是傍晚才回来。 撑篙的时候不要溅起水花,担心弄湿了红莲般的衣裙。 创作背景:这首诗约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二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此时诗人已隐居田园,诗歌主要咏写山水田园之幽趣,带有闲适情味。 这首诗中,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从景物中写出了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诗中描写的主人公是一群天真活泼的采莲少女,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 这两句写采莲少女的辛勤劳动,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日日”是每天太阳升起的时候。 前一个“日”为代词,后一个“日”是动词。 第二句不可简单地把“洲长”和“暮归”当作因果关系,从而理解为,因为水路很长,所以多半到了晚上才能回来。 这是不符合事理的,因为“洲长”莲必多,来回一趟,不须整天,“洲长”再现的是广阔的采莲环境,以及两岸的自然风光、小户人家,风土人情;“暮归”表明水面上,采莲船只早晚繁忙。 因此“洲长多暮归”可解释为:一望无际的荷塘里长着田田红莲,碧绿的叶子,粉红的花瓣;采莲姑娘们架着船儿来回忙碌,傍晚时刻船儿都满载而归——载着肥硕的莲实,载着姑娘们的欢声笑语,载着无限温馨。 日日采莲劳作,天天早出晚归,这是十分辛苦的工作,然而诗中的采莲人自有他们的生活乐趣。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采莲人对莲花的珍爱与怜惜,同时也表明他们热爱平常生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诗中流淌的是诗人悠然的闲情逸致。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发布时间:2025-03-18 12:10:2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4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