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朝的ldquo;况青天rdquo;为何能与ldquo;包青天rdquo;齐名? 内容: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 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戏剧,说书和老百姓口口相传中,历史上有三大“青天”,一是大宋“包青天”包拯。 二是明朝“海青天”海瑞,还有就是本文主人公,明朝“况青天”况钟。 况钟“青天”之名主要是在苏州任十余年知府期间获得的,他都做了什么,让百姓如此感念他赞颂他呢? 大力整治官场腐败况钟是今江西靖安人,在明成祖朱棣期间进入仕途。 到宣德五年,况钟就任苏州知府,开始了为国分忧,为民做主的十余年光辉岁月。 况钟到任苏州知府时,首先开始的就是整治官员。 这况钟也是县府小吏出身,他对明朝县府一级官吏里面的小道道清楚得很。 他到苏州府任知府后,开始一两个月装得相当低调,显得平庸甚至低能,弄得苏州官员一个个在他面前原形毕露。 等掌握情况后,他开始收网,公布一个个贪官污吏的罪状,算账开始,史载况钟这“头一把火”,光被杀的苏州贪官就有六个,丢乌纱帽做大牢的不计胜数。 一时间苏州官场振动,老百姓拍手称快,好多人上街放鞭炮敲锣鼓,既高兴多年的冤屈一朝得雪,也庆贺苏州府迎来一位“青天大老爷”,老百姓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清理冤狱为民申冤古代司法制度不完善,大多数朝代的大多数时候,冤狱还是比较多的。 像大宋时期的宋慈,也就是电视剧《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提刑,就为民做主在大宋各地清理了不少冤案,所以千古留名。 这况钟到任苏州知府后,三下五除二清理完官场,就开始清理冤狱。 为此,他不惜千辛万苦,也不怕得罪高层权贵和地方恶势力,更抵抗住了形形色色的各种诱惑。 根据记载,况钟任苏州知府第一年就清理可疑案件近两千件数,数百人多年沉冤得以昭雪。 可以说,这么一来,当时的苏州的地头蛇和恶势力分子们全都被镇住,不再敢为非作歹了。 钟况刚到苏州时,经常有百姓拦路喊冤。 经过大力清理冤狱后,老百姓叫冤枉的基本没有了,社会治安那也是出奇的好! 况钟还为了减轻苏州百姓的赋税负担,不惜多次向朝廷申诉实情,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据理力争,几次上书为民请命,后来终于获得皇帝和朝廷的同意。 此举可以说救了成千上万老百姓的生命! 三次离任三次留任可谓传奇况钟在苏州杀贪官污吏,清理冤狱打击恶势力,还为民请命减少赋税。 老百姓肯定感恩戴德,可那些害怕他的人确巴不得他早点走。 第一次离任是宣德六年,况钟任苏州知府刚一年多,况钟继母去世。 一些势力就抓住机会,说况钟必须回老家守孝“丁忧”,三年后才能出来继续当官。 无奈之下,况钟离任了,那些贪官和恶势力又卷土重来了。 百姓无奈之下,几千人联名向来苏州的钦差大臣说明情况,并且齐刷刷久跪不起。 鉴于民意难违,朝廷又马上命况钟回任苏州知府。 第二次离任是况钟任的三年知府了,按明朝规定要回京城述职。 当时百姓觉得况钟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就全城出动欢送 ,那依依不舍的场面甚是感人。 后来,苏州一些正直的士绅,打听到况钟可能要到其他地方任知府。 消息一传开,苏州几县有几万人联名上书,请求朝廷把“况青天”继续留在了苏州。 第三次离任是况钟任满苏州知府九年,应该要接受升官了。 老百姓虽然说舍不得,但不能耽误青天大老爷仕途不是。 于是只能含泪相送,那叫一个万人空巷,夹道十里。 因为苏州这地方历来是朝廷赋税重要来源的,地位很重要。 朝廷为了进一步稳定繁荣苏州,就给况钟弄了个按察使的官衔,正三品待遇,但是继续做苏州知府的活,所以况钟又高配担任苏州知府四年,这操作也是醉了! 但也可见当时朝廷对况钟的认可,以及百姓对况钟的不舍啊! 发布时间:2025-03-25 10:09:3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