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羽之死让刘备彻底丧失理智,俗语:小不忍,乱了大谋 内容: 赤壁大战后,孙权、刘备同曹操的矛盾暂时缓和,而孙、刘之间,由于孙权派兵夺回荆州,杀死关羽而激化起来。 刘备盛怒之下,不听诸葛亮、赵云劝告,公元221年七月,率蜀军主力东下,水陆并进,进攻东吴。 孙权几次派人求和,都遭刘备拒绝。 这时,周瑜、鲁肃、吕蒙都已逝去,孙权只得任命年青的陆逊为大都督,统率五万人马抗蜀。 蜀军复仇心切,士气旺盛,连战皆捷,深入吴地五六百里,于夷道县(今湖北宜都)包围了东吴孙桓。 陆逊到达前线,将领们要求他派兵救孙桓。 陆逊说,孙桓将军定能守住夷道城,等我们打败刘备自然解困。 众将以为陆逊年轻胆小,不肯出战。 以后,蜀军挑战,陆逊坚守不出。 相持近半年,蜀军攻势锐减,时至盛夏,水陆军都移向森林茂密之处,扎下四十座连营,以避炎热。 陆逊见蜀军兵力已分散,军心已懈怠。 于是,召集众将说:“破敌时机已至。 ”命水军装载茅草及硫磺硝石,运向指定地点,再命陆军各执茅草一束,趁蜀军毫无防备,突然放起火来。 吴军趁机反攻,蜀军大乱,夺路而逃。 刘备退至涿乡(今湖北宜昌西),又被吴将朱然、韩当截住厮杀,死伤无数,刘备率众杀出一条血路逃回白帝城,于是,吴军大获全胜,夺回了“川鄂咽喉”夷陵。 夷陵之战时,正值曹丕篡位,遭天下反对,号称皇叔的刘备本应趁机伐魏,不但师出有名,顺应民意,而且可以使蜀吴联盟破镜重圆,使曹魏处于两面作战境地,统一大业大有希望。 然而,刘备竟然意气用事,“耻关羽之殁”,不听劝阻,怒而兴师,结果大败而归,使蜀国元气大丧,一蹶不振。 刘备在极需冷静之时缺乏冷静,在极需理智之地缺乏理智,真可谓“小不忍,乱了大谋”,实为可悲。 发布时间:2025-04-07 09:37:3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