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东晋时期大臣谢奕简介:出身名门,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内容: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那么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谢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谢奕(309-358年),字无奕,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 东晋大臣,太常卿谢裒之子、太傅谢安长兄、车骑将军谢玄和东晋才女谢道韫之父。 出身陈郡谢氏。 曾为桓温幕府司马,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 人物生平良师益友桓温谢奕年轻就有名誉,初任剡县县令,后入朝为吏部郎,又出为晋陵太守。 谢奕与桓温是布衣朋友,桓温任徐州刺史,这时谢奕任扬州晋陵郡太守,起初两人在交往中略为留意谦虚退让,而没有不同寻常的交情。 到永和元年(345年)桓温升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将要西去赴任之际,桓温对谢奕的情意就特别深厚了,谢奕对此也没有什么猜测。 只有谢虎子(二弟谢据的小名)的妻子王氏领会了桓温的意图,常常说:“桓荆州用意很特别,一定要和晋陵一起西行了。 ”不久就任用谢奕做司马。 谢奕到荆州以后,还很看重和桓温的老交情,到桓温那里作客,头巾戴得很随便,长啸吟唱,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 桓温常说:“是我的方外司马。 ”谢奕爱喝酒,还经常逼着桓温跟他一起喝酒,桓温实在受不了,就躲进老婆房间,桓温老婆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大乐,说:“您如果没有一个放荡的司马,我怎么能见到您呢! ”而谢奕呢,找不到桓温,就只好跑到桓温客厅里,找一个兵一起喝,自嘲说:“失一老兵,得一老兵。 ”在东晋社会,称人家为阿兵哥,实际上是蔑称,桓温是军事领袖,并且是驸马,这是大不敬。 谢氏家族全面兴起桓家作为东晋的士族,一度控制政权,谢家的荣辱,其实都是拜桓温所赐。 谢家之前发达,谢奕、谢万能够当上豫州刺史,有桓温力挺的成分,之后谢万被贬,是桓温直接造成,后来谢安上位,更是与桓家关系非浅。 所以谢奕与桓温的交好,对于谢安的帮助显然举足轻重。 不过桓温为人豪放,知道谢奕为人总是爱胡说八道,对谢奕也不以为意,而且还很珍惜这段友情。 尽管两家政治上你争我斗,但在私交上还算是通家之好,后来谢安也曾当过桓温的司马,在谢奕、谢安之后,谢家最有出息的后代谢玄曾为桓温掾及桓温弟弟桓豁的司马,桓温军府成了谢家的跳板。 而谢安当了卫将军后,也容纳了桓家人在军府里锻炼。 世袭豫州刺史升平元年(357年),堂兄镇西将军谢尚去世,因其在豫州有德政,故此受当地人民思念。 朝廷因而迁谢奕为都督豫司冀并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假节。 谢奕当了一年的豫州刺史,到了358年于任内逝世,朝廷追赠镇西将军。 丞相司马昱命令琅琊王氏的王彪之推荐合适的人选,并告诉他有人推荐桓温的弟弟桓云,问王彪之对此如何看,王彪之是个坚定的反桓主义者,他说:桓云可能是个人才,但是桓温居长江上流,势力已经割天下之半,如果他弟弟又占据西藩重镇豫州,全国兵权归于一门一户,这恐怕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这地方刺史一定要政治可靠,忠于朝廷。 算来算去,还是谢家人比较合适。 谢奕二弟谢据早死,该轮到老三谢安了。 谢安把机会让给四弟谢万,不过谢安惟恐谢万有失,还跟在谢万身边,希望能够随时扶持他一把。 发布时间:2025-04-10 10:18:03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