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平原君‘利令智昏’的故事,历史上利令智昏是什么意思? 内容: 战国时期,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地名),又成功地截断韩国救援上党郡的道路,使上党落入秦国的口袋之中。 上党郡有十七座城池,郡守冯亭眼见上党郡不保,便召集部下商量道:“与其把上党郡送给秦国,不如干脆投降赵国。 赵国得到上党,一定会派军队来,这样,对我们韩国也会有好处。 ”冯亭派使者带着书信和上党郡的地图到了赵国。 赵孝成王问平阳君赵豹:“冯亭投降我们,你看这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 ”赵豹说:“冯亭是想把矛盾转移给我们赵国。 试想,上党郡已在秦国掌握之中,我们得了上党,秦国能善罢甘休吗? ”平原君则贪图韩国的十七座城池,他说:“我们跟各诸侯国争战多年,一共才得到几座城池? 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得到十七城之大利,秦国有兵有将,难道我们赵国的兵将只会白吃饭吗? ”平原君的话正合赵王的心意,于是重赏了冯亭,派平原君去接收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 秦昭王得知赵国派人收取了上党郡,勃然大怒,立刻派大将白起进攻赵国。 赵王派大将廉颇迎战,双方相持不下。 不久,秦昭王用计离间了赵王与廉颇的关系,赵王撤换了廉颇,代之以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长平一战,赵国四十万大军被秦军俘获、活埋,秦军一直逼进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述这件事时说:“平原君‘利令智昏’,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 发布时间:2025-04-18 09:17:0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