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岳飞违命收复中原,岳飞为什么违命收复中原? 内容: 公元12世纪初,我国东北女真族崛起,国号金,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接着又不断南侵。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江西沿江制置使岳飞,于两月之内收复了襄阳六郡。 岳飞上疏高宗,主张以襄阳为基地,连结河朔义军,直捣中原,收复失地。 但高宗只求偏安江南,命岳飞移屯鄂州(今 湖北武昌),不求进取。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五月,金主以兀术(宗弼)为都元帅,分四路进攻南宋,分攻山东、洛阳、陕西,兀术亲率主力十余万攻陷开封。 不久,金军便遭到南宋军民顽强抵抗。 刘琦在顺昌(今安徽阜阳)重创金兵,迫兀术退守开封。 岳飞决心配合友军、联合义军,乘胜收复中原。 高宗畏战,在胜利的情况下,作出了“兵不可轻动,宜班师"的荒谬决定,命司农少卿李若虚赴德安(湖北安陆),阻止岳飞进军。 岳飞认为:“收复中原指日可待,撤军则前功尽弃。 ”于是,不顾君命,进军中原,迅速收复颍昌( 今河南许昌)、陈州(今河南淮阳)、郑州、洛阳,连战皆捷,对开封形成钳击之势。 岳飞率轻骑进至郾城。 兀术认为南宋诸军,独岳家军将勇兵强,锐不可当,决定诱岳飞孤军深入,然后集中主力将其歼灭。 金军抵郾城,以精锐“拐子马”1. 5万布于两翼,诱岳飞由中央出击。 岳飞以步兵持刀斧冲击金军拐子马。 拐子马三匹相连,一马倒二马仆,给金军重大打击。 兀术退,宋军并不追击。 金军改攻临颍,守将杨再兴阵亡,张宪率援军赶至。 兀术再攻颍昌,王贵坚守不出,岳云率军增援,兀术退开封。 岳飞率军进逼朱仙镇。 金军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兀术准备北渡黄河。 岳飞见反攻时机已至,决意直捣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南宋朝廷这时却以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北伐遂成泡影。 发布时间:2025-04-30 09:11:27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6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