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萧翼与辨才和尚的故事,萧翼用什么办法骗取《兰亭序》的? 内容: 唐太宗十分推崇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陈玄奘天竺取经回国,唐太宗特建慈恩寺雁塔,命太子作偈,自制序文,想用王羲之字体剪集成序刻在雁塔之上。 于是,诏命天下各州部广集二王法帖,先后收得1300余帖,惟有最珍贵的《兰亭集序》不见踪影。 御史萧翼对唐太宗说:“《兰亭集序》真本是王家的传家之宝,现传至湖南永欣寺辨才和尚手中。 皇上要用,臣自然会想办法取来。 ”唐太宗道:“果然如此,联重重赏你! ”萧翼从唐太宗那里要来几本王羲之的真迹杂帖,便打扮成一个落拓书生,乘小船行至湘潭,每天游山逛水,必到永欣寺逗留。 时间一长,萧翼与辨才和尚由不识到相识,由相识到相交一萧 翼六艺精通,辨才和尚更是琴棋诗,无所不晓。 一天, 萧翼与辨才和尚谈及书法,故意说:“先祖留有几件二王法帖,但不知真假,请上人法鉴如何? ”辨才和尚一听先人的真迹,乐得合不拢嘴,连说:“快拿出来! 快拿出来! ”萧翼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几本杂帖,送到辨才面前,辨才认真观赏后,道:“此系真品,但非先人得意之作,贫僧所藏《兰亭集序》才是珍品。 萧翼大笑道:“《兰 亭集序》早已不在人间,你是从何处得来的? ”辨才和尚争辩道:“二王乃是贫僧先祖,此帖传至贫僧已经七代,待明日,贫僧请你:观赏,如何? ”第二天,辨才和尚果然早早地拿出藏于梁上的《兰亭集序》请萧翼观赏。 萧翼横挑鼻子竖挑眼,故意指出此字有疑、彼字有嫌,硬说《兰亭集序》是膺品,使这个辨才和尚气晕了头。 最后,竟要求萧翼留下二王真迹以供自己印证。 萧翼进出辨才和尚的禅房多了,守房的弟子也不再戒备他。 一天,萧翼看准辨才和尚出寺去了,立即进入永欣寺中,对守房弟子说:“老当家忘记带净巾了,让我来取。 ”说罢,径直进入辨才和尚的屋中,迅速把《兰亭集序》和自己带来的二王真迹杂贴收拾好,带出永欣寺,坐上小船,飞快驶离湘潭,回长安去了。 辨才和尚回到寺中,发现不见了《兰亭集序》和二王真迹杂贴,一问守房弟子,方知是萧翼进来过。 辨才如梦初醒,顿时倒在地上晕死过去,虽经抢救活转过来,但从此抑郁成疾,一年后即含恨死去。 萧翼回京缴旨,被唐太宗封为员外郎。 唐太宗死后,《兰亭集序》真品被作为陪葬品埋入了地下。 发布时间:2025-05-02 09:17:47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6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