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信能打败敌人二十万大军,源自于“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内容: 公元前204年10月,汉大将军韩信率领数万之众,在井陉口背水列阵,打败了赵王歇和赵军主帅陈余亲自率领的二十万大军。 在战斗中,陈余战死,赵王歇被生俘,一举灭掉了赵国。 这次战斗刚一结束,汉军的将领们都呈献上自己缴获的战利品、敌军将领的首级和俘虏,并向韩信祝贺,然后又不解地问韩信说:“兵法上说,用兵打仗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 这次将军反而命令我们背靠河水摆开阵势,还说打垮了赵军再会餐。 当时我们并不信服。 然而结果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啊? ”韩信听了,笑了笑说:“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且信非得素抚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这也是出于兵法,只是你们没有留心罢了。 孙武子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 再由于我们没有时间来训练将士,军队就缺乏严格的训练,这就像是赶着街上的老百姓去打仗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置之死地,让他们懂得要保全自己,就只有拼命去决战;如果留下退路,一和敌人交锋就都跑了,还怎么能取得胜利呢? 众将领听了韩信的分析,都很佩服,说:“是这样的。 将军的谋略我们是比不上。 ”根据这个故事, 后来人们引出“人自为战”这个成语,原指使人人能拼死作战。 现在多指人人都能独立作战或能独当一面工作。 发布时间:2025-05-03 09:03:5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6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