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渊作为大权在握的皇帝 李渊为什么阻止不了手足相残 内容: 对李渊和李世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李渊大权在握,为什么没阻止骨肉相残? 李渊是一个城府极深跟杀伐果断的人,太子之争提起底,就是李渊在政治上玩的一手制衡。 因为他这几个儿子,全都不是省油的灯。 历来在确定储君之位后,都会对其他诸子进行一定打压。 比如三国时,曹操在确定了曹丕为继承人后,随后就对曹植等一干人进行了压制。 这样一来可以确保,曹丕能够较为顺利的继位。 但李渊的做法,就很反常。 本来他立长子李建成为储君,倒也没啥问题。 但随后他又对李世民进行了各种提拔,甚至为了他特意设立了天策上将这一职位,导致朝廷形成了两股势力。 一个围绕在建成身边的太子党,另一个则是以世民为核心的秦王党。 这样一来,李渊就可以隔岸观火,就行各种微操。 李渊对李二的感情很复杂,有个这么能干的儿子,本来当爹的没有不高兴的理由。 但考虑到他帝王的身份,情况不免又复杂起来。 隋末唐初承接南北朝,那时候天下混乱,人心浮动。 为争皇位,手足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比比皆是。 所以李渊提拔他的同时,不免又旁敲侧击地打压他。 比如他的心腹刘文静,因为点小事就被斩了。 李世民多方求情,但李渊不为所动。 所以,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可能并没旁人想象的那么和谐。 只不过李世民,知进退,懂隐忍,在表面上维持了这种关系。 玄武门事变后,李渊看到李世民一党已完全掌控了局面,了解对方羽翼已成,便很识趣地退居幕后,不再过问政事。 而李世民亦对老爹多有不满,然自己已大权在握,也无必要节外生枝了。 留着他,还可以继续演一副父慈子孝的戏。 玄武门事变,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后续影响。 因为兄弟相残的人伦惨剧,使得李世民对亲情格外看重。 后来李世民在立继承人的时候,选择了相对仁孝的李治,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尽管李治很可能一直在演戏,但毕竟满足了唐太宗父慈子孝的心理需求。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有优势的,至少禁军并不反对李世民夺嫡,甚至在双方僵持的时候,禁军直接站队李世民攻击太子卫率。 常何是瓦岗军出身,曾经跟过李密,后来降唐。 从瓦岗其他将领的选择不难看出常何的倾向,况且常何在担任玄武门守将之前,跟随李世民出征的可能性还是蛮高的,这些禁军和左右监门卫的人之前就曾经是府兵。 宰相里面除了裴寂是李渊的死党之外,其他的就算不支持李世民,也决没有直接支持李建成的。 所以在长安,李建成也没有优势。 李渊能够在玄武门之变当天就泛舟海池,在李世民干掉李建成之前,就控制李渊的可能性很大的。 玄武门之变在战术上来说或许冒险,但是在战略上来说李世民的优势是真的很大,除非在现场李建成能够直接干掉李世民,否则他没有赢的机会了。 玄武门之变,很可能李渊的侍卫呼应李世民的不在少数,所以他们迅速就控制了李渊和皇城,光靠收买一个常何根本不可能。 从玄武门战场禁军下场助李世民来看完全很有可能的,这些皇城禁军可都是自己选出来的,可他远没想到李世民的影响力和势力如此之大,连当时在李渊身边,在李建成死后劝李渊接受现实的几个宰相,也就裴寂是李渊的亲信,其他都是明里暗里的秦王党。 无论军事还是政治谋略,李建成不如李世民。 发布时间:2025-05-04 10:00:1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