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国时期的江东十二虎臣分别是谁?又有谁被封侯 内容: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由历史名人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与此相对应的是,东吴则有江东十二虎臣。 就江东十二虎臣,也被称之为江表之虎臣,三国时孙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这十二人以英勇善战而为人称道,按照正史《三国志》为其列传的顺序依次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 江东十二虎臣为东吴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此,陈寿在《三国志》把此十二人合为一卷作传(卷五五·吴书十·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值得注意的是,在江东十二虎臣中,东吴只给四人封侯,没有黄盖,也没有甘宁。 一、丁奉首先,就丁奉来说,太元二年(252年),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病逝,他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帝位,丁奉也升为冠军将军,封都亭侯。 在江东十二虎臣中,丁奉的经历是丰富的了。 丁奉早年跟随孙权南征北战,和曹操等诸侯交手。 在孙权称帝,建立东吴后,丁奉官至偏将军。 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 在此之后,丁奉作为东吴资历深厚的老将,逐渐升为东吴的大将军。 直到公元271年,丁奉才去世。 也即丁奉还经历了蜀汉灭亡、西晋王朝建立等历史事件。 在丁奉去世的9年后,东吴被西晋消灭。 二、韩当其次,就韩当来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黄武元年(222年),夷陵之战爆发,刘备率领蜀汉大军进攻东吴。 对此,韩当与大都督陆逊、昭武将军朱然共同在南郡涿乡击破蜀汉大军。 在夷陵之战后,韩当转任威烈将军,被孙权封为都亭侯。 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封韩当爵位为石城侯,升任昭武将军,遥领冠军太守。 后又加都督称号。 黄武五年(226年),韩当去世。 总的来说,韩当历任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位君主,在东吴武将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 三、周泰再者,就周泰来说,一开始就跟随孙权一起平定江东。 并且,在孙策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孙权就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 而这,无疑体现出孙权对于周泰的器重和欣赏。 并且,周泰之于孙权,正如同赵云之于刘备,或者说许褚之于曹操,也即周泰承担着护卫孙权的责任。 从结果上来看,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 因此,对于孙权来说,自然要给周泰封侯的待遇。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周泰在东吴官至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黄龙二年(230年)去世。 周泰的弟弟周承领兵继承爵位。 四、徐盛最后,就徐盛来说,在江东十二虎臣中,徐盛被加为建武将军,封都亭侯,领庐江(治今安徽潜山)太守,又得到临城县作为赏赐的奉邑。 徐盛早年并不出名,一开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中郎将,而且作战对象也仅局限于山贼,在征讨黄祖、赤壁大战里都没有露面。 直到公元217年,曹操率领大军南征濡须口,孙权亲自率兵抵抗,徐盛奉命陪同,这才让徐盛崭露头角。 在此之后,曹丕又率领大军征讨东吴,在长江边,曹丕看到江岸边吴军艨艟林立,长江波涛汹涌,深知要想让孙吴臣服不是易事。 其实,这是徐盛趁着夜色,在江对面利用稻草和旌旗布置出了一支庞大的“船队”。 因为这些战功,徐盛最终被孙权封侯。 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5-05-06 10:21:09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