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内容: 题三义塔(1933年)鲁迅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 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 bēn tíng fēi yàn jiān rén zǐ , bài jǐng cán yuán shèng è jiū 。 ǒu zhí dà xīn lí huǒ zhái , zhōng yí gāo tǎ niàn yíng zhōu 。 jīng qín mèng jué réng xián shí , dòu shì chéng jiān gòng kàng liú 。 dù jìn jié bō xiōng dì zài , xiāng féng yī2 xiào mǐn ēn chóu 。 = 释义 =塔:对冢上立碑的美称。 鸠:即鸽子,日本人称为“堂鸠”。 三义里:当时上海闸北的一个里弄,焚毁于1932年1月上海抗战中。 奔霆飞熛(biāo):指激战中枪炮和炸弹的轰击焚烧。 霆:疾雷;熛:火焰,原作“焰”。 败井:被毁坏了的井。 颓垣(yuān):倒塌了的墙。 垣:墙。 值:碰到。 大心:宽厚的心。 瀛洲:传说东海中的神山名,这里是指日本。 精禽:指精卫鸟。 《山海经》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淹死,后变成精卫鸟,为了复仇,它不停地衔来西山的木石,要把东海填平。 这句是说死去的鸽子如能像梦醒似的复活,它也一定会像精卫鸟一样,去填平东海(暗指向日本帝国主义讨还血债)。 斗士:指中日两国的反法西斯战士。 抗流:抗击当时世界上的法西斯逆流。 劫波:佛教用语,这里是指长时期的意思。 泯(mǐn):消去。 西村博士:西村真琴(1883-1956),日本生物学家。 一·二八事变时曾来上海。 持归:带回日本去。 化去:死去。 ·遐情:远道来的情谊,指从日本来征求题咏。 云尔:罢了。 = 翻译 =三义塔是为纪念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那只被救而又死去的鸽子,并埋葬其遗骨之塔。 此塔修建于日本,是当地爱好和平的农民共同修建的。 日本强盗轰炸上海闸北人民,饥饿的鸽子在瓦砾堆中幸存。 偶然遇到好心肠的日本友人,把这只劫后的鸪子带回东瀛。 鸽子死了还建筑起高塔纪念,日本农民常把它记挂在心田。 如果死去的鸽子从梦中醒回,将化作精卫鸟衔石填平东海。 经历了这么久兄弟情义常在,相逢一笑所有恩仇烟消云散。 西村真琴博士在上海战后救了一只失去家园的鸽子,并把这只鸽子带回到日本喂养,刚开始的时候还挺好,可是,鸽子最终还是死掉,遂为鸽子建冢以埋葬鸽子的尸骨,并且为冢的落成征求诗文,所以草率的写了这首七律,姑且表达深远的情谊罢了。 = 赏析 =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 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 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 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 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中日两国友好的愿望。 作者鲁迅于是在1933年6月21日写了这首诗。 发布时间:2024-05-23 12:05:06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