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同样都是皇帝 朱元璋和康熙在对待太子上为何完全不同 内容: 同是皇帝,因何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但康熙却很怕胤礽夺权呢? 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经理了无数的朝代更迭。 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实行继承制。 也就是老皇帝去世,新皇帝必须是由皇帝的儿子来做,别人是没有资格的。 无论皇帝的儿子是否有这个能力,哪怕他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这一制度不仅禁锢了国家的发展,也妨碍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因此,才会被新社会所取代。 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封建王朝中,有两个皇帝最有名,他们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大帝。 两位都称得上是千古英主,但是他们又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对待皇太子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很宽仁,而康熙皇帝却把自己的儿子圈禁至死。 这是为什么呢? 两位皇帝生长环境不同说起明太祖朱元璋,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乞丐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属于大器晚成的,他做皇帝前,一直都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朱元璋幼时家境贫寒,温饱都很难解决,最困难的时候还做过乞丐。 他的仕途是从二十五岁参军时开始的。 在古代,二十五岁无论是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是相当成熟了。 而且在民间,百姓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亲情特别看重。 所以朱元璋的成长环境,决定了他是一位非常传统的父亲,他重视亲情,看重家庭。 在他心里,太子朱标首先是他的儿子,其次他才是大明代未来的皇帝。 朱元璋与儿子朱标关系到底有多好? 据史料记载,太子朱标经常和父亲吵架,脾气暴躁的朱元璋穿着龙袍追在太子朱标后面打,这种场景经常出现在明代的朝堂上。 文武百官都面面相觑,却谁也不敢劝架。 史书上记载,父子二人经常前一秒还剑拔弩张,后一秒就父慈子孝的讨论朝堂政务。 可见,朱元璋有多信任和宠溺儿子。 而清圣祖康熙皇帝却和朱元璋有着本质的差别。 清代的康熙皇帝是大清代入关以来的第三任皇帝。 他是顺治皇帝的三阿哥,康熙皇帝的生母地位不高,也不受顺治皇帝的宠爱。 因此,康熙皇帝对父亲是生疏的,对待亲情是凉薄的。 他印象中的父亲是天下之主,是朝堂之上威武不可亲近的皇帝,从不是可以撒娇亲近的父亲。 顺治皇帝去世时,康熙皇帝才六岁。 康熙皇帝由皇祖母孝庄太后亲自培养,从6岁开始,他就是被当作皇帝来要求的。 因此,在他的观念里,他首先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上肩负着天下苍生的责任。 想成为治世英主,就要做孤家寡人,因此,他对亲情,对家庭的温暖是没有概念的。 他对儿子也是如此,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与赫舍里皇后的儿子,赫舍里皇后与康熙皇帝的感情最好,但是她生下儿子胤礽后就去世了。 康熙皇帝爱屋及乌,立胤礽做了太子,从小也是按照皇储的规格来培养。 但是,康熙皇帝从小没有原生家庭的亲情基础,他非常缺乏安全感,尤其是作为九五之尊,随时都要防备被谋害,所以,他对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信任,包括自己的儿子。 背景不同明太祖朱元璋是明代的开国皇帝,是典型的富一代。 从小生活贫苦,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坐稳了天下。 因此,他是经历过人间疾苦的,他深深了解什么是人情世故,父子亲情。 所以,朱元璋更像普通人家的父亲。 据记载,明代官吏的俸禄非常低,相反各地藩王的待遇却相当好。 特别像现在社会怕儿子过的不好的老父亲。 有这样一位霸气的老父亲护持,太子朱标非常幸福,和父亲之间也没有隔阂和猜忌。 也就没有了不信任。 而康熙皇帝是“皇三代”,就像现在的富三代,他的江山是从父亲手中继承过来的,他没有经过打江山的不易,只懂得守江山的谋略。 康熙皇帝从小生活在宫廷之中,一生中都鲜少出过紫禁城。 从六岁登基,就是天下之主,可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一生顺风顺水,蜜罐里长大的,从来都是说一不二。 因此,在康熙皇帝的概念里,宁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这天下人也包括自己的儿子。 康熙皇帝一生虽政绩辉煌,但是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太看重皇位和权力,连自己的儿子都要提防,说来也是个可怜人。 生长环境的差异,导致二位太子性格相差甚远明太子朱标是朱元璋与原配夫人马皇后的长子,是真正的嫡出长子。 朱元璋与马皇后是自由恋爱,是患难夫妻,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 太子朱标出生后,一直由自己的母亲马皇后妻子教导抚养。 朱标的人生真的是幸运的,在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中长大,这也造就了朱标温良自信的性格。 历史记载中的朱标,他继承了母亲的善良正直,对待他的兄弟都非常好,与兄弟们就像普通家庭里的关系一样融洽。 每当弟弟们犯错,惹父亲生气,朱标总是一马当先的挡在弟弟前面,替他们求情。 父亲的信任,兄弟的团结,直接稳固了太子在朝中的地位,如果不是朱标身体不好,英年早逝,或许他会是明代历史上的又一位英主。 同样都是太子,同样都是按照接班人的规格来培养,为什么最后的境遇却大相径庭? 清太子胤礽也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儿子,与明代太子朱标不同的是,胤礽从出生起,就没有母亲。 他的母亲赫舍里皇后生下他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没有母亲的陪伴,父亲忙于政务,他没有体会过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家庭的温暖。 虽然锦衣玉食的长大,接受最好的教育,但是他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以至于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表现的非常自负和自卑。 胤礽作为康熙皇帝悉心培养的接班人,他的亲情观同康熙一样凉薄,他对待兄弟的态度,从来只有提防、争斗,鲜少有情义。 所以导致后期出现的“九子夺嫡”的惨剧,也直接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总结:同样的命运,结局却大不相同。 朱标与胤礽虽然最后没有成为皇帝,但是,朱标在历史上却留下了仁义贤德的美名,朱标的离世让父亲朱元璋非常痛心疾首,以至于在儿子朱标死后,朱元璋竟然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可见,朱元璋是多么爱自己的儿子。 而胤礽不同,他虽然也是父亲最爱的儿子,早早被钦定为太子,但是他与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受父亲猜疑,被兄弟排挤,最终因为结党营私,被父亲圈禁至死。 真可谓是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发布时间:2025-05-13 10:07:51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