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为卫子夫和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 卫长公主的婚姻为何那么惨 内容: 还不了解:卫长公主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长公主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最疼爱的女儿,为何婚姻上却一生悲凉? 因为她爹是汉武帝。 从卫长公主的遭遇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不为人知的一面。 卫长公主受疼爱的真相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这便是卫长公主。 对于这个孩子,汉武帝可谓是异常疼爱,甚至到了超出常理的地步。 首先,就是这“长公主”的称号。 按照当时的规矩,皇帝之女只能称作“公主”,只有皇帝的姐妹才有资格称作“长公主”。 汉朝最有名的“长公主”当属汉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了。 称呼的不同,代表的是辈分的差距。 汉武帝将卫长公主封为“长公主”,明显是逾越礼制了。 不过汉武帝是皇帝,他想对自己女儿好点,大臣们自然假装不了解。 其次,便是卫长公主的“食邑”(类似封地,可以从中抽取税赋)。 卫长公主的食邑原本名字不详,后来被汉武帝赐名“当利”。 此地与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盛产食盐,是一个盐邑。 在古代,盐业可是暴利产业。 很多朝代,朝廷为了增加赋税,干脆将盐业收归朝廷专营,可见其有多暴利。 汉武帝赐给卫长公主这么个食邑,相当于送给他一个聚宝盆,保其一生衣食无忧。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汉朝的公主,只有卫长公主的食邑是盐邑,可见汉武帝对她是多么优待了。 虽说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汉武帝对她好些很正常,毕竟第一个嘛,自然宠爱一些。 但是卫长公主毕竟不是儿子,迟早要嫁出去的。 汉武帝如果真宠爱她,多恩赐些金银财物就好了,根本不至于为她做出这些破格的事情。 事实上,汉武帝这么做是有难言之隐。 汉武帝当初为了能当上太子,娶了馆陶长公主的女儿陈阿娇。 然而结婚多年,陈阿娇一直未能为汉武帝生下一儿半女,很显然陈阿娇患有不孕之症。 为此,汉武帝可谓是伤透了脑筋。 他甚至不惜花费9000万钱寻医问药,希望能治好陈阿娇的病,惋惜都以失败告终。 原本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后宫佳丽三千,皇后不能生,不是还有其他嫔妃嘛! 然而此后几年,后宫竟然无一人生子(此事可能与陈阿娇有关)。 在皇家,传宗接代乃第一大事,立储君甚至被称作国本,即国家之根本。 因此上至朝中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对皇帝生孩子这事十分关注。 不知从何时开始,坊间开始传闻汉武帝不行,以至于一直没有子嗣。 《史记》中记录了这么一段事情,很能说明当时的情况:汉武帝登基后不久,淮南王入朝奏事。 当时的权臣田蚡私下找到淮南王,他劝说淮南王多行仁义之事,博取朝臣和百姓的支持。 汉武帝一直没立太子,以后这皇位落到淮南王头上,也是很有可能的。 说这种话可是要掉脑袋的,田蚡敢这么说,说明汉武帝不行一事,已经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共识了。 这对于汉武帝来说,这是一场巨大的危机,如果他无后,其他宗室自然会打起皇位的主意。 而朝臣自然也会心生二心。 汉武帝急需一件事情来证明:他可以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卫长公主出生了。 这样便能理解汉武帝为何会做出那些破格的安排,来“疼爱”卫长公主了。 汉武帝登基初期最大的危机,因为一个小女孩而化解了,汉武帝怎么封赏都不算过头。 如果此时有些爱挑刺的大臣跑出来,指责汉武帝此举有违祖制,那就更好了。 这事情一闹,那就能天下皆知,人们自然会发现,原来汉武帝是可以的。 惋惜,大臣们一个个都比老鼠还精明,根本没人敢出来触这个霉头。 所以,汉武帝宠爱卫长公主,主要还是因为她帮汉武帝度过了一次巨大的政治危机,与其本身的关系倒不大。 卫长公主悲凉的婚姻虽说汉武帝对于卫长公主宠爱有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能有个美满的婚姻。 卫长公主一共两次嫁人,但是这两场婚姻,一次比一次悲凉。 说实话,做皇帝的女儿,有时候并非好事,因为她们的命运从出生其就已经注定了,那就是用来联姻。 所以,当卫长公主长大成人后,汉武帝便亲自为其安排了一桩婚事。 对方是平阳侯曹襄。 这平阳侯府来头可不小,其祖上是汉朝开国功臣曹参,那可是汉初响当当的人物。 托曹参的福,平阳侯府在西汉功臣集团中地位超然,长期与皇族联姻,是汉初朝堂上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汉武帝为卫长公主安排的婚事,在当时看来,绝对是极好的选择了。 原本,卫长公主的一生,就在锦衣玉食、相夫教子中度过了。 惋惜,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 在卫长公主24岁的时候,曹襄却意外去世了。 此时的卫长公主,依然年轻貌美,汉武帝自然不会让她一直守寡。 没多久,便给她又安排了一门亲事。 如果说第一门亲事,汉武帝是真心实意替卫长公主考虑的。 那么这第二门亲事,根本就是个坑了。 汉武帝将卫长公主许配给一名叫栾大的人。 与曹襄不同,这栾并非达官显赫,而是一个方士。 汉武帝在解决了匈奴,平定了西域后,开始和秦始皇一样追求长生,因此他大肆宠信方士。 而这栾大就是当时最受宠的一个方士。 他自称师从仙人,虽然还是肉体凡胎,但是已经习得一些本事。 按照他的说法,汉武帝若想长生,需要得到仙人相助,这也是此前那些方士失败的原因。 而栾大自称有路子找到仙人,毕竟他师傅就是仙人,他好歹算是圈子里的人。 虽然栾大的说法比其他人新颖,但是汉武帝被方士们骗多了,因此并未立刻相信他的话。 反而让他演示下有什么手段。 栾大向汉武帝展示了斗棋,竟然真的隔空使棋子相互撞击。 汉武帝惊叹不已,彻底相信了栾大的话,并派其出海寻访仙人(古代有名的仙山都在海外,比如蓬莱)。 由于栾大不以汉武帝的臣子自居,加上汉武帝有求于他,因此汉武帝对栾大大加封赏,讨好之意溢于言表。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汉武帝先后封栾大为五利将军、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以及乐通侯。 尤其是册封天道将军的时候,汉武帝的使者穿着羽衣站在白茅草上赐予官印,而栾大则穿着羽衣,也站在白茅草上接受了官印。 以此来表示他并非汉武帝的臣子,他与汉武帝的使者是对等的存在。 如果是其他人,早被拖出去砍了,但是汉武帝对此却毫不在意。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赐予栾大大片房产,上千仆人。 他觉得这还不够,干脆把最疼爱的卫长公主也许配给了栾大。 道理很简单,栾大成了汉武帝的女婿,那就是自己人了,做事自然也会更用心一些。 可见,此时的卫长公主已经成了汉武帝追求长生的一件道具罢了。 这样汉武帝还觉得不满意,干脆赐予卫长公主金万斤当嫁妆。 要了解这可是皇帝迎娶皇后的时候,所用的聘礼规格。 由此可见,汉武帝对栾大看重到何等程度了。 然而,假的就是假的,这世上既没有神仙,也没有长生之法,栾大再能说会道,他充其量也就是个变魔术的。 在汉武帝那里混了几个月时间后,栾大终于启程了。 到了海边后,他就止步不前了。 在那个年代,造船业与航海业都还没发展起来,在人们的认知里,出海无疑是自寻死路。 因此,栾大在海边呆了一阵子便离去了。 然而他千算万算,没想到汉武帝竟然派人尾随着他。 汉武帝倒不是怀疑他的说辞,不过是想了解他到底有没有好好干活,是不是在摸鱼。 没想到却让栾大的谎言暴露了。 汉武帝得知自己被欺骗,在天下人面前丢尽了脸,自然愤恨不已,于是将栾大赐死。 就这样,我们的卫长公主再次守寡。 不过此后,汉武帝再也没有让卫长公主改嫁,很可能是怕她的出现让人们再次想起栾大,顺带想起汉武帝被耍得团团转。 因此,年轻貌美的卫长公主就这样深居宫中、守寡终生,实在是悲凉。 卫长公主让人唏嘘、心疼的结局婚姻悲凉也就算了,毕竟皇族女子的命运就是用来联姻的。 不用再去联姻,对卫长公主来说也许是件好事。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放过她,毕竟他有个超能折腾的父亲,汉武帝。 汉武帝是个权力欲望很强的皇帝,他求长生,也只是为了可以长久的把持皇权罢了。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了著名的巫蛊之祸。 所谓巫蛊之祸,表面上看是江充诬陷太子刘据,逼反了刘据,最终以刘据自尽而告终。 事实上,江充只不过是汉武帝手中棋子罢了。 当时以卫子夫为代表的的卫氏外戚势力占据了朝中高位。 加上太子刘据与汉武帝政见相悖,他身边又聚集了一群大臣。 为了除掉卫氏一族和太子刘据,保证自己的权力,汉武帝才利用江充发动了巫蛊之祸。 俗话说得好,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卫长公主一家因为与太子刘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也牵连其中。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第一个遭殃的便是卫长公主的儿子曹宗。 巫蛊之祸中,曹宗想帮助自己的舅舅,太子刘据,于是私下结交宦官。 惋惜他涉世未深,被人算计了,被安上个夜闯宫门的罪名。 毕竟,除掉太子刘据,那是汉武帝的意思,谁敢与其对着干,都不会有好下场。 关于曹宗的下场,史书上说法不一,不过都不好就是了。 首先是《史记》上说,曹宗在被治罪后,直接就处死了。 而《汉书》中则说,曹宗被治罪后,交了大笔银子赎罪,于是汉武帝法外开恩,改罚他去修筑城墙了,也就是做苦力。 相比之下,《汉书》的记载更加靠谱一些。 首先,汉武帝做事都是目的明确的,曹宗并不在他的必除名单上。 加上曹宗好歹是自己的外孙,不看僧面看佛面,就当给卫长公主面子,汉武帝也要法外开恩。 其次,在汉武帝一朝,缴纳赎金减免罪责是很常见的事情。 最好的例子便是公孙敖了。 公元前129年,公孙敖奉命率军出征匈奴,结果战败,折损了7000骑兵。 按照当时律法,公孙要犯了死罪。 结果他缴纳了大量赎金后,被改判成贬为庶民。 不过,靠着卫青的关系,公孙敖后来再次复出。 公元前121年,公孙敖奉命与霍去病一同出兵匈奴。 结果他因为迷路,延误战机,再次被判死罪。 他再次缴纳赎金,改判成贬为庶民。 既然杀不杀曹宗都无所谓,看在卫长公主的面子上,汉武帝法外开恩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修筑城墙也是很重的惩罚了,可见卫长公主的面子也不够大。 修完城墙,曹宗的命大概也只剩一半了。 而卫长公主自己的结局也好不到哪里去。 据传,她本人也牵扯进了巫蛊之祸,最后惨被腰斩。 此事不见史料,真假难辨。 即使没有被腰斩,她的结局注定也不好过。 因为,自从第二次婚姻失败,她就从史书中失踪了。 一个二十多岁就开始守寡,儿子后来又卷入巫蛊之祸,下场悲凉,这样的日子如何过得下去?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当年那个对其“疼爱有加”的父亲,汉武帝。 其实,仔细阅读史书,你会发现,关于卫长公主的记录全是好事。 即使栾大被处死,或者曹宗的悲凉下场,那也是针对此二人的记述,与卫长公主本人无关。 史料中的记载可谓是“报喜不报忧”,这才让人们产生了一种假象:那就是卫长公主备受汉武帝疼爱,过得很幸福。 惋惜,真相总是残酷的,汉武帝并非那种重感情的君王。 在他眼里,江山社稷,个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权力,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更何况一个用来联姻的女儿呢? 所以,卫长公主受宠是假,悲凉的人生才是真。 不了解她是否后悔过,后悔生在皇家,后悔有个叫汉武帝的爹。 也许,对于卫长公主来说,早早去世才是最好的解脱吧。 发布时间:2025-05-27 10:05:0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