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据死后汉武帝十分后悔 汉武帝为什么不立刘病已做太子 内容: 今天历史名人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太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武帝得知太子自杀后非常后悔,为什么不立刘病已为皇帝加以补偿? 只要汉武帝不傻,他就不会把皇位给刘病已。 卫氏已垮,刘病已别说当皇帝,连活下来都是奢望。 你以为皇位是好东西,可对于刘病已而言,这就是他的催命符。 太子刘据,是汉武帝的嫡长子,自小就被当成接班人培养。 他身世显贵,母亲是卫子夫,舅舅是卫青,表哥是霍去病,在他去世前,大家都顺理成章地认为他是下一任帝王。 然而,一场巫蛊之祸,改变了大汉王朝的走向。 刘据被诬陷谋反,为了自证清白,他在湖县自尽。 此后,太子一脉,近乎断绝;卫氏一脉,也遭到血洗,彻底消声觅迹。 网友评论:汉武帝是古今中外最狠的帝王,因为只有他做到了“自绝三族”。 刘据死后第二年,汉武帝查清真相,雷霆大怒。 他对巫蛊之祸的操纵者,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处罚:已死的江充,被汉武帝翻出来夷族;宠臣苏文,被当众烧死在桥上;曾与刘据对峙的太守,全族灭;诬陷刘据的李广利和刘屈氂,也相继被灭族……夷族,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刑罚,在汉文帝时期早就被废了,但汉武帝太后悔了,太生气了,过了百年,又把这个刑罚重新启用。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 贰师将军妻子亦收。 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只是,无论他如何愤怒,刘据已死,再也不会回来。 为了表达对儿子的思念,汉武帝修建了思子宫,还在他自尽的湖县修建望思台,寓意:望而思之,期魂来归。 汉武帝是真的后悔了,他甚至颁布了罪己诏,自己数落自己的罪孽。 可奇怪的是,汉武帝如此思念儿子,却对刘据唯一的血脉,无比冷漠。 当年,刘据一家尽数被杀,唯有一个尚在襁褓中的男婴,得以存活。 这是刘据的孙子,也是汉武帝的曾孙。 他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刘病已。 然而,刘病已被扔在监狱足足4年,汉武帝不闻不问,甚至连一道赦免诏书都没写。 几年后,汉武帝将8岁的儿子刘弗陵立为了太子。 为什么汉武帝对刘病已如此冷漠? 为什么汉武帝不干脆把皇位给刘病已,以示补偿?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我们只需要明确,汉武帝刘彻,首先是帝王,其次才是父亲。 不把皇位给刘病已的理由汉武帝不把皇位传给刘病已,理由其实很充分。 第一,尚有儿子在世,没有传位给曾孙的道理。 皇位传承,一般都是父传子,极少有人传给孙子,就更不要说传给曾孙了。 唯一把皇位传给孙子的帝王,是明代的朱元璋。 但即便是他,为了让孙子朱瞻基当帝王,首先立的也是朱瞻基的生父朱高炽为太子。 汉武帝尚且还有幼子,即钩弋夫人怀孕14个月所生的刘弗陵。 《资治通鉴·卷二十二·汉纪十四》:是岁,皇子弗陵生。 弗陵母曰河间赵婕妤,居钩弋宫,任身十四月而生。 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 ”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在古代,怀孕14个月生子,是祥瑞之兆。 圣君“尧”,就是母亲怀孕14个月所生。 因此,刘弗陵出生后,汉武帝大喜,将钩弋夫人所住的地方定为“尧母门”。 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小儿子,经常把他带在身边教导。 当时,太子刘据还在世,但汉武帝却时常夸赞刘弗陵和自己很像。 这样的宠爱,连刘据都有些嫉妒和恐慌了。 巫蛊之祸发生后,刘弗陵还很小,但他也被很多人拥护。 从皇位传承的角度来看,8岁的刘弗陵,确实比襁褓中的刘病已,更符合当皇帝。 第二,刘病已并未被赦免,是有罪之身。 巫蛊之祸中,刘据被诬陷为谋反,的确是冤枉他,但这并不代表着刘据没有犯罪。 他当场斩杀了汉武帝的使者江充,此后,用母亲卫子夫的皇后令牌,调令大军。 这已经是犯罪了。 虽然,他是被逼无可奈何,可未经帝王同意,擅自调动大军,也确实是“谋反”的前兆。 《汉书·蒯伍江息夫传》:“太子惧,不能自明,收充,自临斩之。 ”史书上写得很明白,刘据拿了皇后玺印,斩杀了江充,取兵器、调大军……他做的这些事,都没有得到汉武帝的授权。 后来,汉武帝查明真相,发现儿子是被逼无可奈何,可在事情查清楚之前,刘据一直是戴罪之身,而他的孙子刘病已,也自然受到了牵连。 整整4年,小小的刘病已,被关在监狱里,别说抢皇位了,连活着都很不容易。 从始至终,汉武帝都没公开为刘据的“起兵”翻案,也就是说,刘据的罪一直都没得到官方赦免。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子弄父兵,罪当答;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古代的帝王,不说完美无缺,至少也不能有硬伤。 在汉武帝没给刘据翻案之前,刘病已绝对不可能被册封为太子。 第三,卫氏已垮,年幼的刘病已坐不稳皇位皇位是个好东西,但对于刘病已而言,却是一道催命符。 巫蛊之祸前,霍去病、卫青相继去世,卫家势力本就逐渐衰弱。 巫蛊之祸后,卫子夫自尽、刘据自尽,卫氏几乎被灭族。 朝中鼎力支持太子的朝臣,也遭受严重打击,再也聚集不起来。 可以说,巫蛊之祸后,太子刘据的后人,再也无法夺取皇位。 孤零零活下来的刘病已,此时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儿,无权无势无力,话都不会说。 就算汉武帝要把皇位给他,他也守不住、坐不稳。 若是强行立刘病已为太子,可能第二天,汉武帝就得为他收尸。 第四,为国家着想,汉武帝没时间陪刘病已长大的确,刘病已是个小婴儿,若是好好培养,未必不能成为贤明的君主。 可本着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汉武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 因为,汉武帝已经没时间了。 当时,汉武帝60多岁,已察觉自己大限将至。 为了长生不老、延长寿命,他甚至派人出海求仙。 《资治通鉴 卷二十二 汉纪十四》:春,正月,上行幸东莱,临大海,欲浮海求神山。 群臣谏,上弗听;而大风晦冥,海水沸涌。 汉武帝没有时间了。 就算他想把皇位给刘病已,也没有时间陪他长大,更没有时间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好君王。 汉武帝刘彻,虽然晚年做了些糊涂事,但到底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他必须对国家负责,在国家大事、朝政稳固面前,他可以抛弃亲情、爱情。 正因如此,巫蛊之祸时,他可以逼死深爱的皇后卫子夫、盛宠的儿子刘据。 也因如此,他绝不会把皇位传给刘病已,因为他不确定,刘病已是否能成为一位好帝王。 第五,为名声着想,汉武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刘病已巫蛊之祸,汉武帝虽然雷霆震怒,但不可否认,他自己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他,诛杀了自己的亲儿子;是他,逼死了自己的皇后;是他,把刘病已的父母尽数斩杀;是他,把刘病已变成监狱里可怜兮兮的小婴儿……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汉武帝不傻,他都不会让刘病已当皇帝。 而且,巫蛊之祸,真的只是江充的主意吗? 刘据当太子几十年,但在江充翻出人偶时,连找父皇对峙的勇气都没有,这难道不反常吗? 为了避免和汉武帝对峙,刘据直接杀江充,拟矫诏,调大军……的确,他没办法自证清白,可为什么他不相信父皇会信他呢? 也许,巫蛊之祸,早有汉武帝的手笔。 刘据和汉武帝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汉武帝尚武,但刘据一直坚持休养生息。 后来,刘弗陵降生,汉武帝直接将赵婕妤的宫门改名为“尧母门”,暗示对幼子的期待。 此时,霍去病、卫青去世,卫家大不如前。 刘据的恐惧可想而知。 他担心父亲是否早已不信任自己,他担心父亲是否早就想让自己退位让贤。 某种程度上,刘据被逼“谋反”,不怪他自己,得怪汉武帝。 这一点,汉武帝很清楚。 若他把皇位给刘病已,刘病已直接给爷爷平反,汉武帝的一世英名,不就毁于一旦了吗? 汉武帝可是非常爱面子的人。 他可以接受自己认错,可以写罪己诏,但绝对不能接受被曾孙点名批评。 为了身后的名声着想,汉武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刘病已。 以上,就是汉武帝不把皇位传给刘病已的理由。 当然,汉武帝也不是冷漠的君主,虽然,他对曾孙不闻不问,却一直在用自己的方法保护着他。 汉武帝对曾孙的保护刘病已一出生,就被扔在长安监狱,足足待了4年。 一个小孩子,在监狱这样的地方,还能安稳长大,若是没人照顾,显然不可能。 敢在这么敏感时期,对刘病已伸出援手的人,是监狱看守,名叫丙吉。 据史书记载,刘病已在长安监狱里,一直受到丙吉的特殊照顾。 他几次病危,都是丙吉带着乳母前来救活的。 有人说,刘病已能活下来,靠的是丙吉的良心。 但用脚趾头想也了解,若没有汉武帝的暗中示意,一个谋反废太子的后人,怎么可能安安稳稳在监狱中存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重,长安监狱却突然冒出了天子之气。 汉武帝大怒,派人查抄犯人,并下令——不分轻重,格杀勿论。 然而,官兵来到监狱,准备搜查时,却发现丙吉大门紧闭,坚决不开。 丙吉称:“皇曾孙在此。 普通人都不能无辜被杀,何况皇上的亲曾孙呢! ”《汉书·魏相丙吉传》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 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纳,曰:“皇曾孙在。 汉武帝得知后,主动赦免了刘病已,还连带着大赦天下。 试问,若非上头有人照拂,丙吉一个监狱看守,又怎么敢公然与汉武帝派来的官兵对抗? 最重要的是,丙吉赢了。 汉武帝不仅没治他的罪,还顺手赦免了刘病已。 刘病已被赦免后,汉武帝写下遗诏,恢复刘病已的皇室身份,并把他送去掖庭收养。 掖庭可是惩罚犯错宫人的地方。 但恰好,当时的掖庭令,是太子刘据的老部下——张贺。 他和刘据感情深厚,但因为犯了错,被处以宫刑,后被调到了掖庭。 张贺收养了刘病已,允许他在掖庭随便行动,并且,张贺还供刘病己读书,并花重金为他聘请名师讲解儒家经典。 如果一次幸运,是命好,是巧合,但每一次都恰到好处,这背后肯定有汉武帝的手笔。 或许,汉武帝了解,若他公然表现出对刘病已的喜爱,这个孩子或许就活不过明天了。 当然,汉武帝到底是帝王。 他注定要为权谋和利益而生,也注定要因权谋和利益丧失很多。 他对曾孙刘病己的保护,也只是举手之劳。 他应该想不到,未来皇位还会重新回到这个孩子的手里。 他更想不到,这个举手之劳,拯救了大汉王朝。 刘病已,后来成了汉宣帝,他解决了外戚干政,诛杀了霍光全族,创造了广为传颂的“中兴盛世”。 若是没有他,大汉王朝或许会继续走下坡路。 当然,若是太子刘据未死,或许汉朝还有更远、更辉煌的路可以走。 只惋惜,历史没有如果。 发布时间:2025-05-30 10:00:17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