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三国蜀汉政权都有哪些魏国降将?他们地位如何? 内容: 蜀汉,即季汉,三国之一,为汉皇室后裔刘备所建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的武将具有非常高的关注度。 其中,就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人,在蜀汉武将中都具有较高的地位。 比如姜维最终做到了蜀汉大将军这一官职,王平曾长期镇守,而被蜀汉后主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伐魏。 同时,对于姜维、夏侯霸、王平这三位大将,还有一个共同点,也即原本都是魏国人。 特别是夏侯霸,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也即夏侯霸属于曹魏宗室了。 那么,问题来了,姜维、夏侯霸、王平都是魏国人,为何会被蜀汉重用呢? 一首先,蜀汉之所以会重用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和刘备的用人理念存在直接的关系。 早在刘备进入西川的时候,其手下可谓人才济济。 对于刘备势力的人才来说,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跟随刘备征战多年的元老,比如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二是刘备在荆州招募的人才,比如诸葛亮、庞统、黄忠、魏延等人;三是刘备在益州提拔重用的人才,比如李严、法正、吴懿等。 在此基础上,刘备希望旗下的人才来源多样化,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人才的平均质量,也有助于各个势力之间的互相制衡。 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蜀汉重用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人,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二对此,针对刘备手下的人才,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表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也即刘备正是凭借着这些来自天下各地的人才,以此建立和曹魏、东吴相抗衡的蜀汉。 换而言之,在诸葛亮看来,如果蜀汉固守益州这一州之地的人才,显然在之后的发展上就会受到限制。 进一步来说,在魏蜀吴三国中,蜀汉的疆域面积最小,人口数量也是最少的。 因此,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益州本地的人才本来就是非常有限的。 面对姜维、王平等优秀的人才,蜀汉自然要予以重用了。 三另一方面,相对于益州本地的人才,蜀汉丞相诸葛亮无疑更加信任非益州地区的人才。 比如诸葛亮明确指定的继承人——蒋琬、费祎,就出自荆州地区。 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益州地区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往往会威胁到刘备势力。 比如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前,刘焉、刘璋父子就遇到了益州本地士族的抵抗。 而在刘备遭遇夷陵之战的失败后,益州南中等地的士族、豪强更是趁机叛乱,凡此种种,无疑增加了诸葛亮的不信任感。 因此,从制衡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和刘禅都需要引入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以此达到平衡的效果。 四最后,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都没有对降将抱有成见,而是唯才是举。 比如甘宁曾经是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在投靠东吴后,依然受到了孙权的重用。 再比如曹魏的五子良将中,也即张辽、于禁、乐进、徐晃、张郃等人,很多都是降将,比如张辽曾是吕布的手下,张郃曾经跟随的是袁绍。 但是,曹操对此毫不建议,而是不拘一格地量才适用。 因此,回到蜀汉来说,面对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自然也不会过于看重他们的来历,而是根据他们的能力,从而予以重用。 总的来说,在汉末三国时期,重用降将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发布时间:2025-06-11 10:03:05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