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备死前授意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如果诸葛亮听了会怎么样? 内容: 很多朋友都好奇刘备死前授意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如果诸葛亮听了会怎么样? 下面历史名人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自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随之出山。 诸葛亮确实有能耐,很快就得到了刘备的绝对信任。 刘备在诸葛亮等人的帮助下,最终得以成建立蜀汉政权。 然而好景不长,没多久关羽被东吴擒杀,刘备为给其报仇,就兴兵伐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 夷陵之战的失败,不仅给蜀汉带来严重的伤亡,而且对刘备身心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结果没多久刘备就驾崩了。 刘备驾崩后,其子刘禅登基为帝,诸葛亮为托孤辅政大臣。 诸葛亮和刘禅虽然是弱主强臣,但好在诸葛亮对蜀汉忠心耿耿、没有二心,所以也得以相安无事。 重要的是诸葛亮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由于过度的操劳,就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了。 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叹息。 其实,在当初刘备驾崩前,他曾让诸葛亮取而代之。 书中刘备是这么说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这意思就是说:你诸葛亮的才能强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国,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若他无道不才,你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 诸葛亮听了忙泣道表忠心,愿意对刘禅忠心耿耿,那刘备临终时让诸葛亮取而代之,若诸葛亮同意了会怎样呢? 首先,刘备英雄一世,从一介布衣宗室,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 他一路走来不容易,又怎会轻易的把江山拱手让人。 就算诸葛亮有大才,就算刘备对他倚重,但刘备也不会糊涂到把江山交给外姓。 刘禅纵然不才,终究是刘备之子,这是血脉之亲,刘备和刘禅的父子之情,自然要比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情重。 刘备临终前让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就是为了试探诸葛亮,看诸葛亮有没有异心。 如果诸葛亮回答表现的稍微不好一点,那诸葛亮就可能惨了。 其次,刘备除了是试探诸葛亮,同时还是在警告诸葛亮。 刘备自己心里清楚诸葛亮的才能确实高,而刘禅的才能确实不行。 所以就放出让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话,以此警告诸葛亮。 刘备既然如此说,自然有应对之策,暗中留有牵制诸葛亮之人,这意思就是说:只要你诸葛亮敢有二心,我刘备虽然驾崩了,但同样有制你的办法。 诸葛亮也不是笨人,他自然听出来弦外之音。 如此他又安敢自取。 当然,诸葛亮忠心耿耿,也没有取而代之之心。 这只是刘备作为皇帝临终之前、对蜀汉未来的一丝顾虑。 最后,诸葛亮是托孤辅政大臣,集军政于一身,好在他对刘禅、对蜀汉忠心耿耿,所以地位稳固、受到蜀汉臣民的爱戴,得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忠臣楷模。 诸葛亮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刘备、刘禅父子给他的。 他之所受到爱戴,就是因为他对蜀汉的忠心。 如果诸葛亮真的按照刘备说的那样做了,那他就是乱臣贼子,是叛逆不忠不义之人。 诸葛亮虽然位高权重,但蜀汉还有很多忠心于蜀汉之人。 诸葛亮账下虽然有不少武将,但这些武将大多是因为诸葛亮是丞相、是忠臣,才愿意为诸葛亮效力的。 如果诸葛亮一旦不是丞相,不是忠臣,不再为蜀汉效力,那些将军又岂能继续为诸葛亮卖命! 如此,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 毕竟历史上的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古代忠臣中的楷模。 虽然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叹息,但他的忠心却流传千古而长存。 发布时间:2025-06-14 10:03:54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