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韩信放在三国是什么水平 和诸葛亮司马懿相差有多大 内容: 对韩信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名人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韩信为何能成功? 若把韩信放到三国,与诸葛亮、司马懿相比如何?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言: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作为楚汉争霸中数一数二的帅才,韩信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可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明代散文家茅坤在所书的《史记钞》中更是将韩信捧上了“兵仙”的高度。 古往今来能与他并列的,唯有文仙司马迁、诗仙李白、仙屈原和酒仙刘阮而已。 若细究韩信这一生的经历,很多人就会发现韩信此人像极了当代流行小说中的男主角。 在最开始时,他只是秦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穷到连最基本的吃喝都成问题。 母亲死了,他拿不出钱置办丧仪,去亭长家蹭饭,也被亭长的妻子嫌弃,最落魄时,不仅要靠乞讨为生,还要遭受胯下之耻的侮辱。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韩信只是个胸无点墨、胆小怕事的无用之人时,韩信却忽然一飞冲天,成了刘邦手下的大将,在此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最终获封为齐王,统领一方。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一语精确地映射在了韩信身上,可韩信又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呢? 第一、刘邦给韩信提供了施展的平台。 要了解,刘邦此人虽文韬武略都不如手下的能臣,可最擅长的,就是用人。 他在韩信投奔后不仅没有对其轻视,反而极大地赋予了韩信各方面的支持。 试想要将自己的大军交到一个看似一无是处的人手上,当时除了刘邦,可还有其他诸侯能够做到? 第二,韩信有着不俗的军事才能。 在为刘邦征伐作战的数年里,韩信曾使出过许多出其不意的谋略,像是与魏军交战时的声东击西、与赵军交战时的背水一战,都体现了他对兵法的独到理解与熟练掌握。 可以说,韩信的个人能力是十分过硬的。 第三,对手太弱。 在推翻秦朝统治、分封诸侯后,各方很快陷入混战,不过在当时,能够与韩信一战的人并不多。 放眼其余诸侯,他们或有勇无谋,或有谋无勇,而韩信却是当时少有的骁勇善战之人,所以他能逐渐拿下其余诸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既如此,若把韩信放到三国时期,他在诸雄中又会是怎样的水平呢? 首先,秦末与汉末的社会环境完全不同。 说到三国,大家不外乎会想到《三国演义》,而无论在历史上还是演义中,汉末的诸位主君身边都有着成群结队的谋士,他们以自己的才智换取社会地位,进而建功立业。 反观秦末时,各位诸侯身边其实都没有什么得力的谋士,就是刘邦,也只有张良和陈平两人而已。 所以韩信如果生在汉末,大概率很难得到刘邦那样的重用,没有了发挥了空间,其余的一切就都是纸上谈兵。 其次,韩信的谋略并不足以在三国时期称雄。 在三国的许多谋士中,若问谁的知名度最广,那诸葛孔明一定当仁不让,高居榜首。 在秦末时,韩信虽也凭自己的谋略攻克了众诸侯国,但他当时所用的计策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 经过东西两汉四百多年的发展后,三国谋士们所用的计策就像是韩信的升级版,韩信就是再聪明,怕也只能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打成个平手,想再创曾经战无不胜的辉煌,恐怕是难于上青天。 既然说到诸葛亮,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诸葛亮命中的宿敌——司马懿。 诸葛亮为蜀相,司马懿为魏臣,两人相争数年,上演了无数场争锋相对的好戏,惋惜最终也没能分出个胜负。 若让韩信与司马懿相争,相信也不外乎是个平手的结局罢了。 韩信的一生,有过落魄也有过辉煌。 他是乱世所出的英雄,所以当乱世结束时,他的使命也已经达成。 可在身死之时,不知韩信是否有过后悔,悔他追随汉王一场,最后却落得个诛杀三族的下场。 奈何他读了那样多的兵书,却始终参不透人生的起落与祸福的相依。 若换一个时代生存,韩信是否能有更高的成就? 没人能给出这个答案,毕竟历史没有如果,而韩信也早已成为了历史中浩渺的一缕云烟。 发布时间:2025-06-21 10:09:10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9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