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朱祁钰为什么没有葬入十三陵,明景帝是怎么死的? 内容: 明朝皇帝的陵区是在北京的昌平,但这里只埋葬了明朝十六个皇帝中的十三个,这是怎么回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死后便葬于南京,称作孝陵。 第二个皇帝朱允坟,有的说死于战火,有的说出家当了和尚。 总之,下落不明,不知所终,自然也没有陵墓。 那第三个呢? 1449年(明正统十四年)7月,蒙古族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军攻打大同,明英宗朱祁镇仓猝亲征,败归至土木堡,被也先追上,明军死伤过半,英宗被俘。 消息传到北京,举朝大震。 九月,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这就是景帝。 在他称帝期间,曾在天寿山陵区内预营了自己的陵墓。 后来英宗被释返京,于1457年 (景泰八年)春正月发动政变,将重病的景帝废为成王,并把弟弟预营的陵寝毁掉。 这一年的3月14日(明景帝景泰八年、明英宗天顺元年二月癸丑) ,郦王(景帝)死。 明英宗不准将他葬入昌平皇陵区,硬把他埋葬在北京西山一今天颐和园西北二里的金山,使景帝陵远离了明代皇陵的陵区。 这便是今天的景帝陵。 按当时的习惯,金山一带是明代埋葬夭折的王子、嫔妃的地方。 后来,万历皇帝朱翊钧死后,儿子朱常洛称帝,但只短短一个月即死去了,经大臣商议,就把被毁多年的朱祁钰的陵墓重新修葺,草草埋葬。 这就是今天的庆陵。 这样,明朝先后十六个皇帝,但埋彝在天寿山陵区的只有十三个,所以人们一般就称之为“明十三陵”。 发布时间:2024-06-10 09:00:02 来源:奇闻网 链接:https://www.qiwentop.com/lishi/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