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事情》苇岸

三月是远行者上路的日子,
他们从三月出发,
就像语言从表达出发,
歌从欢乐出发。
三月连羔羊也会大胆,
世界温和,
大道光明,
石头善良。
三月的村庄像篮子,
装满阳光,
孩子们遍地奔跑,
老人在墙根下走动。
三月使人产生劳动的欲望,
土地像待嫁的姑娘。
三月,
人们想得很远,
前面有许许多多要做的事情。
三月的人们满怀信心,
仿佛远行者上路时那样。
猜你喜欢:
《新生》戈麦
《现在我只爱一些简单的事物》潘洗尘
《这样就很好》余秀华
《静水深流》黄灿
《我爱这温柔又残酷的人间》李元胜
编者说:

苇岸,原名马建国,1960年1月生于北京市昌平县北小营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十万字。

本文选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第一辑。这是书中摘录的第四十八件大地上的事情,是散文,但诗意无限。

三月是远行者上路的日子,漫步在情侣路上,旅行者众多。三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世界温和,大海湛蓝,道路宽广,石头都是善良的。三月的阳光洒满村庄,也洒满城市,洒在奔跑的孩子和散步的老人身上。三月的人们有了劳动的欲望,冬天那些因寒冷而畏畏缩缩的日子已经过去,人们想得很远,前面有许许多多要做的事情。

三月,我们充满信心,仿佛远行者上路时那样。

如书名所述,这本书主要就是讲述大地上发生的各种事情,比如鸟类迁徙和山路上的蚂蚁,比如冬天的雪,还有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作者对于自然的观察与喜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他能够充分感知蚂蚁、蜜蜂、喜鹊和鹞子等所有生命主体的行迹,这是一种大平等。他细致观察一切,而我们没有再好好看看日出和日落了。

更新很慢,但每一条私信都会看。读者【大桃子】一周前在后台私信说:“就算好久没更新,还是很期待,喜欢你分享的诗,都是我喜欢的。”感谢喜爱,荣幸之至。

苇岸本是个素食主义者,由于身患重病,重病期间被迫像吃药一样地开了荤,一度中断坚持了一辈子的素食。为此,他在临终前深表愧悔,在遗言中提到:“我没能将素食主义贯彻到底,我觉得这个事我个人在信念上的一种堕落,保命大于了信念本身。

最近还有个好朋友也问我怎么这么久不更新,我玩笑说生活压力大,没有诗意了。我们普通而平凡,诗歌甚至不是我们的信念,只是我们平淡日子里的光亮,而这光亮是不会消失的。

有人的爱情跟着疫情一起结束,有人梦想的远方重新开启。大自然是一切疲惫生活的良药,天气好的时候,一起去公园,去爬山,去吹风和晒太阳,去看日出和日落。去爱,或者去自由,撷诗歌里的一束光,做一个温暖的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1450
  • 今日 45
  • 访问量 222449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