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天承运”莫乱宣
    在时下热播的很多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宣读圣旨的镜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听得人很不舒服,因为在明代以前,圣旨的“开场白”,根本没有这八个字,这可谓是“戏说”和“穿越”。在中国古代..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 汉字中的文化,说文解“温”
    一个“温”字,与中国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气候上看,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这里既不像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那样阳光直射、全年高温,也不像以南北两极为中心的寒带那样只有冬夏之别,我国大部地区一年..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 领悟三个字,日子越过越好
    过日子,看的是智慧。懂生活,靠的是经营。日子就像脚下的影子,你什么样子,他就什么样子。生活不会一直花团锦簇,也不会一直数九寒天。你点上一盏灯,才会有光;你燃起一束火,才会生热。你给予生活眼神,生活自然..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上的神秘图纹
    饕餮是传说中极为贪食的恶兽,贪吃到连自己的身体都吃光光了,所以其形一般都有头无身。《吕氏春秋·先识览》中说道:“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馆藏 东周饕餮纹..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 倚杖听江声,杖与苏轼的身心依托
    “杖”在苏轼作品中出现70余处,如“倚杖听江声”“竹杖芒鞋轻胜马”等,多写其拄杖而行,并集于贬谪黄州后。但前人对此探究较少,下面则对苏轼拄杖背后的深意予以揭示。“杖”的图案最早现于甲骨文。《说文》曰:“..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 炊烟袅袅凉风起,清晨含笑问君安
    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光,充满朝气,清新而美好!而初秋的早晨,炊烟袅袅,凉风习习。我们从睡梦中醒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一切是那么温柔,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让我们..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 文化璀璨,晋宋风流自不凡
    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1年),中原云扰,北方士人大量迁移至江南地区;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即晋王位,东晋建立。随着政治、文化重心的双双南移,此后百余年,中国古典诗歌开始在山清水秀的江南地区..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 秋日美景,柿叶满庭红颗秋
    到了秋季,柿子会渐渐由绿转黄,更由黄转为深红,一颗颗鲜艳夺目,真如苏东坡诗所谓“柿叶满庭红颗秋”。柿是落叶乔木,高可达二三丈。每年春末发叶,作卵形,色淡绿,有毛,叶柄很短。夏初开黄花,花瓣作冠状,有雌..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 心中有丘壑,眉目皆山河
    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其中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只要心中有光亮,日子就会明媚,心中有希望,生活才会秀丽。在心中有光的人眼中,..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 防患于未然,古人的防汛智慧
    所谓防汛,是指为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防、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的工作。防汛,须以“防”为先。在汛期防灾减灾工作中,预报预警扮演着“先知”的角色。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不断观测探索河流的..

    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司马光:成由勤俭败由奢
    司马光雕塑宋朝名臣、史学家司马光一生清廉节俭,正道直行,严于律己,及于家人,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司马康要以俭为美、清正自守,不可追求奢靡生活。父爱如山,深沉厚重,其言谆谆,其情切切。司马光(1019年..

    时间:2025年08月27日

  • 苏轼:六首秋词,说尽人生滋味
    在苏轼眼里,秋有许多情态,有思念、有达观、有苦闷。苏东坡留下众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其中写秋的有很多,下面六首苏轼的秋日诗词,你更喜欢哪一首呢?01苏轼笔下的秋天,是达观的《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不用悲..

    时间:2025年08月27日

  • 庄子心中的鲲鹏是什么样子的
    庄子在世时或许从来没有想到,两千多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并非他那洋洋洒洒、汪洋恣肆的三十三篇文章,而是他在《逍遥游》中尽情渲染的那由“鲲”变化而来的“鹏”。“鲲鹏水击三千里”(苏轼),“九万..

    时间:2025年08月14日

  • 礼,要有节
    《管子》中将礼、义、廉、耻视作事关国家存亡的基石,认为“礼”的作用在于不逾“节”,能使人守规矩,充分肯定了“礼”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所发挥的作用。《礼记》中则进一步提出“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做到..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明代学者方孝孺写有《指喻》一文,文章引人深思。浦阳人郑仲辨,身体很好。一日,左手之拇指有疹,隆起而粟。郑仲辨示于人,众人大笑,以为不足患。后三日,指聚而如钱,他又示人,笑者如初。后来,拇之大盈握。医视..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知者乐水”乐的是什么
    说起孔子对于水的看法,相信大家都会想起“知者乐水”这句话。《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阐述了他对仁者、智者的独到体悟。对于乐水乐山之别,朱熹注释..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6首最短禅诗,绝美至极
    01禅诗一:找到自我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唐·无尽藏诗人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归来的时候,发现庭院里的梅花盛放,这才发现,春天,就在自家..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苏东坡:人间的爱者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我们心中的苏东坡,我们愿意称其为“人间的爱者”。正如莫砺锋教授所说:“东坡的故乡是整个人间。”人间是苏东坡深爱的故乡,是他身之所经,心之所安,魂之所归。千年来,他的精神从未离开他深爱的..

    时间:2025年07月31日

  • 唐代诗人杨巨源诗《城东早春》赏析
    《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诗家:诗人。清景:美景。上林:皇帝的御花园。锦:五色织成的绸绫。译文:新春时节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柳枝刚刚..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日出入行》赏析
    日出行 / 日出入行李白原文: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羲和!羲和..

    时间:2025年07月30日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2799
  • 今日 0
  • 访问量 2536943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