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魁哥说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戒色联盟
水玲师傅命理
戒色堂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5-10-30 12:16
老子10句话:安身尘世间,做个明白人
01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02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长
我有三件宝贝,持有它们并珍藏着它们:一是仁慈,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心怀仁慈,所以能勇于献身;奉行俭约,所以能够周济民众;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天下的首领。
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例如,仁慈者在战场上,心肠软便不会勇敢,但老子说仁慈所以才能勇敢,这不是说反了吗?
孟子说过:“仁者无敌于天下。”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但是勇敢,而且是勇敢到天下无敌。“慈故能勇”是从本质上说的,故与表面的现象相反。我们平常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认为,节俭则办不成大事。但老子则认为,要节俭地运用资源,才能办更多的大事。你要俭用心神、精气,才能保持心神、精气的充沛旺盛;你要俭用财富,才能投资更多更大的企业。所以“俭故能广”,是从实质上说的。
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又说“强拧的瓜不甜”,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知道,“十月怀胎”。当胎儿不到时间,硬要提前把他生出来,就是“敢为天下先”。不到时间,不敢把他生出来,就是“不敢为天下先”。
03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道德经》中还说过一句话叫“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一个人手中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刃就越薄,遇到稍微硬的东西就会损坏,所以不能长久保持。同样的,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却不懂得退让而一味地追求更多,那么就无法保持长久。
“退”并不是指隐退逃避,消极避世,而是告诉人们在成功的时候要懂得收敛、反思,不能一味前进,而是要适当后退。
“功成身退”是一种大智慧,它启示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动不动就拿“想当初怎么样怎么样”来说话,否则就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危险。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这是老子教给我们的又一个大智慧。
0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表明了老子对小聪明是持有批判的态度的,认为只有拥有大智慧的人才是明智之人。
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05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最完美的事物,看起来好像有所欠缺的样子,但是却能够永不败坏。最充盈的东西,看起来却好像虚无的样子,然而用之无穷。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一是获得了极大成就或成功;一是最圆满的东西。
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
老子是要告诉人们,凡事要把握一个度,只有保持“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的状态,才能够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06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人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所以,做人做事应顺应天道,多行善事,多结善缘,做个善良的人。
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07
知止可以不殆
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知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多次提及,“不知足”和“欲得”是带来灾祸的根源,而“知止”则可以避免灾祸。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08
无为而无不为
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不是叫人们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干。或者把两手插在裤袋里四处闲荡,“无为”不是主张“不为”。恰恰相反,它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人们常把“自然”和“无为”连用,合称“自然无为”。
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此外,还强调入不应妄为、不应乱为,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自然规律去工作,而不要勉强去干那些违背于规律的事。不能随心所欲地为所欲为,也不能脱离实际,勉强胡乱地去做,而要顺其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办事。
通过“无为”来实现“无不为”。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办法来实现人的主观目的,这听起来荒唐极了!但正是在这看似荒唐的言辞后面,包含着丰富而又深刻的智慧。
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09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
“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
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老子的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易许诺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老子说这话的目的一方面是告诫我们不要听信花言巧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守信用,重诺言,不做言而无信的轻薄之徒。
10
不失其所者久
不丧失其立身之本者,才可平安长久。
“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老子提出的“所”,指的是人的归宿,不单单是字面上住所的意思,还包括了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的根基和所要坚守的信念。
老子的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身处于社会之中,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诱惑,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分,不因外部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够平安长久。
相关推荐
10-04
1
人生三大真相,越早明白越好
10-02
2
不管你奔几了,都要看看这10句话!
09-30
3
世间有两种人的命数是无法算定的,看看有你吗?
09-23
4
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这世上最亲的,只有三个人
09-11
5
佛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偿还。
08-27
6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
08-22
7
盲派干货口诀,看看就明白了。
05-28
8
见过花开的人,才明白风的温柔
04-13
9
老祖宗的10句经典“俗语”,时隔千年依旧适用
04-05
10
老子倒骑青牛西行而去,有什么玄机?
04-05
11
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这世上最亲的,只有两个人!
04-01
12
《易经》经典10句,教你做一个“君子”
03-17
13
《墨子》10句经典,为人处世的法宝
03-12
14
《孟子》经典10句,读后做个明白人
03-09
15
老子成仙与孔子未成仙探析及地位比较
12-06
16
达真堪布:佛教里正确获得世间福报的方法
11-02
17
庄子:修得平常心,看淡世间事,做个快活人!
10-27
18
十句话,看清别人,明白自己!
10-15
19
10句谚语,言简意深,句句说到心坎里
08-16
20
《儒林外史》10句名言,话俗理不俗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4824
今日
45
访问量
2901393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10-26
1
忠直之士的抗争:南宋六君子之首杨宏中的生平与风骨
10-26
2
雍正登基后,代善后人为何能稳坐“铁帽子王”之位?
10-26
3
谥号之变:康熙与雍正对皇后身后名的权力博弈
10-25
4
儒家敬而进,道家静生境,佛家净如镜
10-26
5
中国十八个朝代名称的来历
10-25
6
韩愈:文道合一的士人典范与时代脊梁
10-25
7
三国烽烟中的致命失误:文丑为何错失弓箭制胜良机?
10-26
8
央视开年大戏《狂飙》大结局,上亿网友热议:人这一生,最该看透这8个真相
10-25
9
简雍与孙乾:刘备创业初期的隐形支柱
10-25
10
绵竹之殇:诸葛瞻失败的五大深层原因
10-26
1
谥号之变:康熙与雍正对皇后身后名的权力博弈
10-26
2
雍正登基后,代善后人为何能稳坐“铁帽子王”之位?
10-26
3
忠直之士的抗争:南宋六君子之首杨宏中的生平与风骨
10-26
4
中国十八个朝代名称的来历
10-26
5
央视开年大戏《狂飙》大结局,上亿网友热议:人这一生,最该看透这8个真相
10-26
6
2023癸卯年什么人运势较好?
10-26
7
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10-26
8
仓央嘉措:今生只为寻你而来(美到极致)
10-27
9
托妮·莫里森作品 莫里森《宠儿》
10-27
10
高行健的作品如何 高行健是个怎样的人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57)
景穆帝
(1)
太子
(88)
杨广
(37)
刘恒
(23)
皇位
(74)
汉献帝
(36)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96)
武则天
(166)
战国时期
(35)
彭城
(14)
宰相
(103)
李白
(64)
项羽
(167)
蒙恬
(20)
吕不韦
(20)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8)
刘秀
(45)
赵国
(25)
高渐离
(1)
勾践
(28)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4)
圣人
(5)
张飞
(112)
刘邦
(274)
夫人
(96)
诗人
(46)
曹植
(26)
诸葛亮
(337)
司马懿
(168)
孙子
(17)
吕布
(144)
公主
(154)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
2048影视资源论坛
熊猫影视
河马影视
星辰影视
萝卜影院
八哥电影网
人人看电影
无忧影视网
橙子影视网
叮当影视网
天天影视网
青青影视网
电影天堂
开心追剧网
西瓜影院
麻花影视网
70影视网
年钻网
茶小舍电影
藏影堂
新神州影域
煮酒观影
体积影视
爱看影院
星光电影
至尊影院
极影公社
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