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修行
刘余莉
中华诗词天地
唐朝历史
三国历史
汉朝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5-09-24 12:04
王阳明:成大事者,牢记五件事
著名学者梁启超说过:悠悠中国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这三人之中,又数王阳明最为传奇。他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一生豁达潇洒。他的为人处世,直到今时今日,仍带给人们无数启示。梳理王阳明的一生,他步步走向圣人的过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这五件事该看透!
01
钱财名利,看淡是福
王阳明曾云,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意思是说,可以得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得不到的东西,不用刻意留藏。这份潇洒和通透,最值得世人学习。
关于王阳明,流传有一段著名对话,他曾问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答:“当然是科举考功名啊!”王阳明却答:“人生第一等事,惟当读书做圣人耳!”
他如此回答,也一生都在践行。他淡泊名利,专心学问,为国为民,才有后人绵延不绝的敬仰。相反,西晋时期的石崇和王恺已经是巨富,却不停地争豪斗富。听闻王恺用糖水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火;王恺用紫丝装扮道路,石崇就用更贵重的绸缎。两人争来争去,谁也不快乐。恰如一句名言所讲,如果你把财富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
其实,钱多钱少,够用就行;富贵平淡,开心就好。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可做,也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守护。比如平安,比如家人,比如快乐。
无论时代怎样物欲横流,人都应保持内心的从容,富了不骄奢,穷了也不懊恼,对钱财富贵淡然处之。
钱财虽好,不可贪恋;富贵诱人,不可着魔。看淡身外之物,才是做人的福气。
02
与人交往,贵在心诚
王阳明曾云,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人与人交往,只有真心才经得起千般考验。史学者度阴山在书中评价王阳明:他有一种魔力,和人交谈几句话,就会让人对他产生好感。其实王阳明的人格魅力,就源自于他待人的诚心。即便对方是一介匪首,而他时任江西巡抚,他也能诚心相待。
当时,被活捉的匪首谢志山要求见他,他便能坐下和对方真诚地交谈,上论国法,下讲情理,让敌人输得心服口服,最后谢志山心甘情愿伏法。
就如古语所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人交往,心诚才灵。想得到真心,就要付出真心。虚情假意待人,得来的也必然是虚情假意。
和人相交,若是处处讲技巧,时时显聪明,只会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人与人交往,什么花言巧语,都不及一颗真心;什么手段伎俩,都不及一份真诚。
对人多些坦诚,少些算计。对事,多些诚恳,少些小聪明。至诚胜于至巧,这才是最好的与人相交之道。
03
忠于自己,看轻流言
王阳明在《答友人》书中说,若夫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惶惶于外,唯日之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
意思是说,一个人被别人夸赞就高兴,被别人诋毁就悲伤,总因为别人患得患失,那又怎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是啊,人都有自己的路,要学会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活在别人嘴里。看清自己,忠于自己,才最重要。
今时今日王阳明的心学,被大家认可学习。但当年,他在讲学传道的过程中,没少被人质疑和笑话。
但他从来没有丝毫动摇,始终钻研心学,他也终成一代大家。就像他自己所说:“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
人这一辈子,免不了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也避免不了被人闲话评价。要学会一笑置之,而不是被人言左右。要专心脚下的路,而不是路人的指指点点。永远记住,日子须自己过,路要自己走。
04
外圆内方,智慧处事
王阳明处事,向来遵循外圆内方。他做事讲求方法,从不硬磕硬碰;但需要坚守正义时,他又比谁都坚定。
有一年,王阳明被奸臣陷害,皇上便派太监们去调查他。王阳明给他们摆了一桌酒席,谈笑间他拿出两封信。原来当时宁王叛乱,这两个太监也卷入其中,信件正是他们和宁王的书信。正当太监战战兢兢时,王阳明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信件。两个太监感激涕零,后来他们经常在皇上面前替王阳明美言。
无关大节,他懂自保,会权衡。但在大是大非前,王阳明从没有半点含糊。为了弹劾当权太监刘瑾,明知会被处罚,他依然冒死执言。也因此他被打入大狱,后来被发配至偏辟的贵州龙场。
他的圆润,是为了事半功倍,是寻求好的结果;他的方正,是为了守住内心光明,是坚守正义。
正如有句名言讲,有气量的人总能掌握一种外圆内方,这是真正的智者需要做的事情。
做事讲方法,才是真智慧;做人讲原则,才是真君子!灵活处事,是一种智慧;正派做人,是一种坚守。
05
逆境不惧,我心坦然
王阳明说过,于凡忿懥等件,只是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心思,便心体廓然大公。
意思是说,对于不顺心的事,坦然接受,不过分在意,心情就会自然平和。
他的一生,屡遭逆境,但始终坦荡不惧。科举屡次落第,别人痛苦流涕,他却说,“人以落第为耻,而我以落第动心为耻。”因谏言被下狱中,别人惶惶不安,他泰然处之,推算周易,磨砺自己。哪怕被人一路追杀,经历生死劫难,他依然能坦然赶赴被贬的贵州。被贬至蛮荒地贵州龙场,多少人郁郁而终,他却教习当地风气,学习论道,也有了著名的“龙场顿悟”……
每一次逆境,他都视之为磨炼,坦然处之,宠辱不惊。就像他自己所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艰难困苦,最能磨炼人的心性修养。繁华利禄,最能体现人的境界高低。人只要不惧逆境,始终保持一份好心态,就没有过不去的坎,闯不过的关。
细思人的一生:不困于名利,才得自在和恬淡;懂得付出真心,才能换来真情;专心自己的路,才会日日精进;处事外圆内方,才蜕变得成熟大气;艰难时亦从容,才不惧人生风雨。
相关推荐
11-13
1
王阳明:内心不极度渴望的东西,它不可能轻易靠近你!
10-07
2
王阳明:心越简单,路越宽敞!
09-30
3
王阳明的惊人神通,暗物质和暗能量!
07-30
4
王阳明:克服自身习气,变化自身气质
07-07
5
王阳明:文人亦能武,平定宁王之乱
06-13
6
宁王之乱:朱宸濠的十万雄兵与王阳明的破局智慧
05-30
7
顾宪成与王阳明:思想传承中的批判者与继承者
05-16
8
王阳明:欲成大事者,先破心中贼
02-04
9
入夏后,燥热难耐,火气大,牢记八个可清“夏火”的穴位!
09-17
10
王阳明:悟透五句话,生活焕然一新
09-04
11
王阳明与谢迁两家的深厚友谊
08-22
12
王阳明:三大处世之道,以心之力抵御外界纷扰!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5499
今日
0
访问量
3040984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11-10
1
权力的终章:武则天与吕雉家族命运的分野密码
11-10
2
后世如何评价孙权?他留下哪些相关轶事典故?
11-09
3
李景隆:被误读的“大明战神”——一场性格与时代的双重悲剧
11-12
4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11-09
5
宝庆公主到底有多受宠 明朝三代帝王都对她十分关爱
11-10
6
朱棣迁都前两次下令抓尼姑:一场因农民起义引发的政治风暴
11-10
7
ldquo;女中才子rdquo;的皇后,萧观音为何惨遭赐死?
11-12
8
简体注音|佛说弥勒成佛经
11-10
9
历史的褶皱:关羽降曹事件中的忠义与政治博弈
11-09
10
董贵人:汉献帝后宫最惨的妃子,怀着身孕被杀
11-12
1
简体注音|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栴檀恭诵)
11-12
2
简体注音|佛说弥勒成佛经
11-12
3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11-12
4
简体注音|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栴檀恭诵)
11-12
5
简体注音|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增长财物品
11-13
6
包拯重开惠民河的原因是什么?包拯疑惑:惠民河是毁民河
11-13
7
唐宋散文八大家排名第一的是谁?为什么?
11-13
8
梁元帝是谁?梁元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1-13
9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分别是谁?
11-13
10
水浒传李逵的绰号是什么?水浒传李逵最后是怎么死的?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61)
景穆帝
(1)
太子
(93)
杨广
(38)
刘恒
(23)
皇位
(77)
汉献帝
(38)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106)
武则天
(180)
战国时期
(35)
彭城
(14)
宰相
(104)
李白
(64)
项羽
(171)
蒙恬
(21)
吕不韦
(20)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8)
刘秀
(45)
赵国
(25)
高渐离
(1)
勾践
(28)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4)
圣人
(5)
张飞
(114)
刘邦
(285)
夫人
(103)
诗人
(47)
曹植
(28)
诸葛亮
(350)
司马懿
(173)
孙子
(17)
吕布
(150)
公主
(158)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