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石兽为何由狮子“打头阵”

原标题:神道石兽为何由狮子“打头阵”

本报讯 (记者 李子俊) 明孝陵神道上石兽“领衔”的为什么是狮子?明孝陵级别最高的“享殿”到底有多奢华?3月9日,“钟山文化行走”活动第二期启动,众多市民游客在明孝陵博物馆文史专家带领下,现场探寻明孝陵,触摸和感知砖瓦、彩绘、石刻、碑文中的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在市民游客心中,深秋的石象路层林尽染,几乎成为南京最美秋景的代名词。神道的东段,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

“当时,狮子并非中国本土动物,为什么被用来"打头阵"呢?”有市民提问道。明孝陵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臧卓美说,中国与中亚、印度之间的往来甚早,狮子是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现在所知的有关狮子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班固的《汉书》。古代中亚地区的石刻艺术极为发达,神庙、城址、宫殿、陵墓前常常可见石狮。这种习俗也影响到了伊朗、阿富汗甚至南亚、中亚乃至中国。所以在中国境内,石狮就有了“守护”的意义,而且狮子为百兽之王,象征着皇权,用它“打头阵”,蕴含着辟邪之意。

明孝陵级别最高的当属“享殿”。可惜的是,这座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的宫殿,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目前人们看到的只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

享殿在当时到底有多豪华?光看它的承重“大梁”就知道了。臧卓美说,魏世傚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谒孝陵时,曾听游人说“郑氏兵至,不识楠木,而以为异香也”,“当时用的是直径1米、高10米左右的金丝楠木,总共有五六十根,而且上面还雕刻了金龙图案。”而金丝楠木好比木材中的“爱马仕”,历史上四大名木,以楠木为首,楠木中最好的就是金丝楠木,木纹隐隐呈现金丝纹理,光泽温润,有淡淡的香味。

作者:李子俊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4959
  • 今日 45
  • 访问量 2937275
  • 浏览排行
  • 点赞排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