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鸿撰写《十六国春秋》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说起崔鸿撰写《十六国春秋》还有不少有趣的故事呢!

要编写史书首先要占有大量的史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艰苦的学术创造,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

景明初年,崔鸿就开始致力于搜集各国旧史,把它们集中到都城洛阳。这些书,本来是十六国分别撰修的国史,经过多次战乱,有的还保留在当地官府,有的则流散到了民间。要把它们全部搜集拢来,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崔鸿不是奉旨修史,所以不能由官方发文书到各地征集,只能凭私人交情,托人到各地征购。那些保存在各国旧都的史书还比较好找,崔鸿寻访到它的下落后,就去向保存史书的当地官府借来抄。对流散在民间的原本,就不惜重金设法买回,至少也要买到它的抄本。

北魏以前, 官修或私修的十六国史书很多,有的一国一部史书,有的一国有几部史书,如记述前凉历史的有五部,记述南燕历史的有三部。崔鸿花了三、四年的时间,陆续搜集了专门记载各国历史的书近三十部,还搜集到了些其它的历史资料, 基本完成了写作的准备工作。

当时,纸刚普及不久,虽然比帛便宜,但还是较贵的,加上那时还未发明印刷术,书的流传,都要靠人抄写,一部书的代价是很高的,如果是原本,则价钱更贵。

崔鸿的父亲始终未做过什么大官,他自己这时也只是一个不大的官,俸禄不高,买书或者买纸抄书花去了很多钱,本来就不太宽裕的家庭,就更显得困难了。有了钱,他就要去买书,或买纸抄书,有时候连买纸墨的钱也没有了,他不得不变卖家里的一些古玩字画来维持生活。幸好他伯父崔光常常周济他,才使他能勉强渡过难关。

有一次,崔鸿家中没米了。早晨,妻子拿出娘家陪嫁来的两件金银首饰,要他变卖以后买些米回来。吃午饭时,崔鸿回到家中。听到他的脚步声,妻子在房内问:“买回来了吗?”

“买回来了!买回来了! ”崔鸿欣喜若 狂地说。妻子走出房门一看,哪里有米,崔鸿手里正抱着几卷书呢!看见他那高兴劲儿,等米下锅的妻子真是哭不得、笑不得。

原来,崔鸿卖掉首饰,正准备去买米,可是他的脚步,却习惯地来到了一个书摊上。他把书统统翻了一遍, 忽然,他发现了一部后燕人董统编写的《后燕书》,他的眼睛发亮了,脸上露出了笑容。打开一看,全书用秀美的隶书抄写得工工整整。他像得了什么宝贝,舍不得丢下。他已有了后燕人范亨和封懿(yi益)编纂的二种《燕书》,那是把前燕和后燕的事记在起的,还有一种记述前燕厉史的《燕记》,独缺这本《后燕书》。

为了更好地核对一些后燕的史实,他寻访这本书已有好久了,今天碰上这么好的机会,怎能错过!书商原是认得他的,知道他碰上好书再贵也要买,故意把价钱拾得高高的,崔鸿也不与他计较,几乎拿出了身上所有的钱,才买了这本书。这时,看到妻子愁眉不展的样子,他才想起自己把买米的事忘了。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4889
  • 今日 20
  • 访问量 2919872
  • 浏览排行
  • 点赞排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