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志》是谁写的?《通志》写成后发生了什么?

治平三年(公元106年)深秋,司马光花了几年心血编写的史书《通志》完成后,心情十分畅快。这是一部专供皇帝阅读的通史,英宗皇帝闻悉,很感兴趣,立即召见他。

早晨,朝霞驱散了薄纱似的朝雾,放射出万道金光。原野上的青枝绿叶慢慢变黄了,但那晶莹可爱的 露珠,仍然闪烁着耀眼 的光芒。司马光今天起得特别早,洗梳完毕,精神焕发,红光满面,衣冠楚楚,仪态端庄,匆匆吃过早饭,就骑上他那棕红色的马,带着他那部《通志》,见皇帝去了。

北宋的皇帝住在东京一座叫大内的宫城里。司马光一路上,精神抖撒,经过御街廊道,从大内宣德楼 的金钉门进去,到大庆股第横门下马。 把马交给卫土,自己步行到文德殿。

文德殿是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地方。司马光来到殿外,一手捧着书, 一手悄悄地整理一下衣冠,然后在殿侍官的引领下,走进金碧辉煌的大殿,拜见英宗皇帝。礼毕,司马光毕恭毕敬地说:“臣编就了 一部史书, 名叫《通志》,一共八卷。书中写的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止,共计一百九十五年的七国(秦、魏、韩、赵、楚、燕、齐)的兴亡史。今呈献陛下。”说完,便双手捧着《通志》和进书表一块呈上。

殿侍官从司马光手里接过书和表,递给英宗皇帝。英宗浏览了一下目录和第一卷,看到书中纪事简明扼要,文辞精练,高兴地对司马光说:“这部《通志》放在这里,朕准备详看。往下的历史还准备写吗?” 司马光赶忙回答道:“臣准备写下去,直到五代为止。”

“好。你要继续写下去。”英宗皇帝说。

“臣遵命!”

英宗对司马光的忠诚,十分满意。他又轻轻地把《通志》翻了翻,好象得到什么稀世珍宝似的,爱不释手。他想,编写大部通史,要参考许多史籍,靠司马光一个人,要很快编写出来是困难的,需要给他配些人。沉思良久后说:“朕知道你是忠心耿耿、不畏艰难的人。不过,要编好一大部通史,光你一个人不成。你可遴选一些对史学有专长的人当助手,在秘阁(掌管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的官署之一)设立书局,专事编写工作。”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5634
  • 今日 0
  • 访问量 305686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