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仁慧草堂
仁慧雅集
明朝历史
宋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乐读
/
正文
2024-11-04 12:00
致教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往开来,承前启后。
新竹
,
诗词乐读
,
24秒
释义
龙孙:竹笋的别称。
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明年:一作下年。
翻译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拼读
xīn zhúqīng ·zhèng xièxīn zhú gāo yú jiù zhú zhī ,quán píng lǎo gàn wei2 fú chí 。míng nián zài yǒu xīn shēng zhě ,shí zhàng lóng sūn rào fèng chí 。
赏析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小故事
郑板桥文采盖世,可惜早期穷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门前,惊觉门前的对联是自己的诗作,郑生向户主饶夫人问个究竟,饶夫人说自己女儿极爱郑板桥的作品,郑生忙道自己正是郑板桥,饶夫人马上把女儿五娘叫出来,并且把她许配给郑板桥,郑板桥后来高中进士,大小登科一道儿至,夫妇二人也恩爱一生。
上一篇: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及其结局
下一篇:一曲清歌满樽酒,人生何处不相逢。
相关推荐
04-06
1
徐达墓碑高于朱元璋:愧疚之情还是另有隐情?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1675
今日
0
访问量
2265764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8-12
1
后世如何评价朱佑樘?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08-13
2
历史上朱厚照与母亲张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
08-12
3
荀彧之死与魏国皇帝的追赠
08-12
4
朱祁镇:功过交织中的历史回响——论其不可忽视的功绩
08-12
5
乾隆传说,乾隆的真实身世是什么样的
08-13
6
李贤之子:命运浮沉中的皇室悲歌
08-12
7
梃击案幕后真凶之谜:权力漩涡中的多重可能
08-12
8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儿皇帝”是谁?“儿皇帝”是怎么产生的?
08-12
9
三国时期的收养文化与政治策略
08-13
10
公叔痤墓址考辨:历史迷雾中的权力终章
08-12
1
彝族历史是什么?彝族的起源是什么?
08-12
2
当阳长坂坡是哪里?长坂坡发生过什么?
08-12
3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讲了什么故事?
08-12
4
私塾先生是什么?做私塾先生的条件有什么?
08-12
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儿皇帝”是谁?“儿皇帝”是怎么产生的?
08-12
6
步人甲简介,步人甲是什么?
08-12
7
唐朝首都长安城,长安城是怎么建造的
08-12
8
乾隆传说,乾隆的真实身世是什么样的
08-12
9
赵匡胤当皇帝,事实并非“被迫”?
08-12
10
三十六计是谁写的?三十六计的故事都讲了什么?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30)
景穆帝
(1)
太子
(78)
杨广
(35)
刘恒
(19)
皇位
(55)
汉献帝
(31)
皇后
(36)
朱高炽
(7)
李世民
(80)
武则天
(136)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67)
李白
(53)
项羽
(155)
蒙恬
(19)
吕不韦
(16)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7)
刘秀
(42)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6)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4)
张飞
(96)
刘邦
(228)
夫人
(73)
诗人
(44)
曹植
(21)
诸葛亮
(276)
司马懿
(120)
孙子
(16)
吕布
(115)
公主
(124)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