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仁慧草堂
宋朝历史
唐朝历史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4-12-25 12:05
《史记》所蕴含的哲理和审美价值
司马迁的不朽著作《史记》,自班彪父子以下,历代学者都大加赞誉,若论评语最为精当者,则应归于清代学者赵翼所言:“创为全史”“信史家之极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全史”就是指达到全方位、多层面再现历史,“极则”就是为后人树立了著史之典范。司马迁著史首创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裁共同构成,做到五体各司其用,而又互相配合补充。作这样评论固然正确,但似尚未将这位“中国史学之父”的著史神韵表达出来。司马迁的卓越之处,是在观察角度和再现手法上采用了多维历史视野,实现了多角度、立体式著史的目标,这才为后人树立了“著史之极则”。
司马迁创造的“五体结合”,从史家的历史观察力来分析,是由以往单一的视角,发展为多维视角,构成了宏阔的视野。主要包括三项:(1)时间维度;(2)人物活动维度;(3)典章制度和社会情状维度。以上三项中,“时间维度”实际包含了事件的发生、演变、结果,二者密不可分,时间是记事的坐标,以时间来标示、联贯事件的发生与始末。
《史记》的五体结构是外在的形式,而其实质内涵,则是史家深邃的哲理思考:首先,历史的演变,是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展开的,以年、月、日的先后,将一件件相关的史事组织起来;其次,凸显了历史的创造主体,是“人”,是在各个不同的社会领域发挥了作用,而又各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演了复杂曲折的活剧;再次,制度的沿革和社会生活,也是客观历史演进的重要内涵,与事件、人物活动相结合,构成社会进程的全貌。多维视角是从哲理思考上紧紧把握住人类历史演进的三大要素,五体结构的著史体系则是其外在形式,由此来展现历史丰富生动的内容。正是由于《史记》在著史格局上的重大成功确立了其著史楷模的地位。
提高理论层次来分析,我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司马迁创立“五体结合”著史体系,取得巨大成功的实质,就是运用多维历史视野,是他在哲理高度和认识本原上,发现、掌握了如何再现客观历史进程的根本要领和途径。这一成功,更加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发达的历史智慧,十分值得我们自豪。司马迁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著史的方法影响极为深远,直至20世纪初梁启超及其后几代学人,都从此深受启发,探索如何编纂新型的中国通史。
具有极高价值的内容,要有恰当、令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二者完美地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这是事物普遍规律。《史记》正是这样,内容上,史识卓越、通古今之变、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多层面记载客观历史,而在形式上,五体有机结合,组织周密有序,体例严谨,处处运用匠心,因而又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置于结尾的《太史公自序》,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看,是关于体例的古今罕见的杰作,是对《史记》全书的总结和提升。司马迁在著成全书之后,又如此完整、准确地将各篇撰著义旨和全书宗旨全部论定,成为后人理解《史记》深邃蕴涵的准绳。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这部不朽巨著,其规模、内容、结构、方法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又在本人生命的最后阶段仍以惊人的毅力做到如此精当、严密、完善的安排,遂使《史记》成为世代传诵的史家之绝唱。
上一篇:我以“母爱” 的名义伤害你
下一篇:曹操的祖父是太监吗?曹腾和曹嵩是什么关系?
相关推荐
08-04
1
汉献帝禅让后已经失去了价值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07-29
2
凌统与甘宁:东吴双雄的武力与价值之辩
07-29
3
和氏璧:价值几何?一场跨越千年的价值追问
06-05
4
马湘兰画作:晚明江南的墨兰传奇与市场价值解构
03-27
5
曹操为何视蒯越为珍宝,超越荆州之价值?
02-16
6
《诗经》8句经典,蕴藏着丰厚的生活哲理
02-10
7
今年什么举动决定你未来的生命价值和高度
11-27
8
古代10个哲理笑话,有理,有趣,有深意!
04-11
9
苏轼笔下最精辟的5个哲理小故事,读懂受益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1540
今日
0
访问量
2240293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8-09
1
临终断言:刘备为何断定马谡“不可大用”?
08-09
2
秦三世子婴身世之谜:历史迷雾中的宗室血脉探寻
08-09
3
苏门四学士为何冠以“苏门”之名:文学传承与学派认同的双重密码
08-09
4
蜀道剑阁:千年雄关的地理坐标与文明密码
08-09
5
王莽诸子命运:权力绞杀下的家族悲剧
08-10
6
胡惟庸被杀:背后的多重原因与历史影响
08-09
7
宋理宗是昏君吗?——多维视角下的历史评判
08-09
8
班恬与许娥:西汉后宫中命运交织的才女与贤后
08-09
9
霍去病射杀李广之子李敢:一场交织着亲情、权力与时代变革的悲剧
08-10
10
唐朝尤俊达:从绿林魁首到昭陵忠魂的历史镜像
08-09
1
端午节故事都有什么?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08-09
2
大势至菩萨是谁?大势至菩萨的名字来源是什么?
08-09
3
《红楼梦》介绍,《红楼梦》的作品赏析
08-09
4
武大建成记: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08-09
5
罗马是如何建成的
08-09
6
陈调元的江湖手段:假装讲究义气,实则笼络人心
08-09
7
关于“知无”款是否为“彭祖贤”的考证
08-09
8
工作坊︱如何理解唐宋时期的“身分”与“权力”
08-09
9
他被誉为“千秋两司马”,一生廉政勤俭,却因私怨葬送大好河山
08-09
10
余新忠:中医抗菌事,得失寸心知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29)
景穆帝
(1)
太子
(78)
杨广
(35)
刘恒
(19)
皇位
(55)
汉献帝
(31)
皇后
(36)
朱高炽
(7)
李世民
(77)
武则天
(134)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67)
李白
(52)
项羽
(155)
蒙恬
(19)
吕不韦
(16)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6)
刘秀
(42)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5)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4)
张飞
(96)
刘邦
(228)
夫人
(73)
诗人
(44)
曹植
(21)
诸葛亮
(273)
司马懿
(117)
孙子
(16)
吕布
(115)
公主
(124)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