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理易学唐老师
三官庙
道教丹道
明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诗《深院》,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2025-03-15 12:00
晚唐大臣、诗人韩偓诗《深院》,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深院》
韩偓 〔唐代〕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译文:
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梅花如飘雪,杏花正红。
夜深里,斜搭上的秋千索静静地悬着,烟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那座楼阁。
注释:
恻(cè):凄恻。这里作者含主观感情色彩来写对天气冷暖的感受。翦翦(jin):指春风尖利,砭人肌肤,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
“小梅飘雪杏花红”句:仲春之际,梅花已谢,纷纷飘落,而桃杏花却刚刚盛开。一作“杏花飘雪小桃红”。
斜搭秋千索:据《古今艺术图》等资料记载,当时北方寒食节,有女子荡秋千为戏的习俗。斜搭:指秋千索斜挂在木架上。
创作背景:
据作者《香奁集》记载,诗人在往岁的寒食节,曾与一位女子有过一段情缘,但后来彼此分开了。在《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说得更加明显,这首诗显然是因怀念那位阔别三千里的情人而作。
赏析:
“恻恻轻寒翦翦风。”首句从寒食节的气候写起。“恻恻”,是形容轻寒的气候呈现凄切之感;“翦翦”,是形容风轻微而带有寒意。这句正点寒食节“乍暖还寒”的特点,借轻寒的微风,渲染一种凄迷黯淡,但又并不十分沉重的气氛。“恻恻”、“翦翦”两个叠字,声音轻细,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
“小梅飘雪杏花红。”次句仍点时令,但转从花的开落角度写。梅花已经开过,正飘散着雪白的花瓣,杏花却开得正鲜艳。这句色彩的对比鲜明,画出寒食节明丽的春光,与上句的色调恰成对照。如果说上句多少透露出因怀人而产生的凄迷孤寂之感,那么这句则与记忆中的温馨亲切的往事不无关系。《寒食夜有寄》说:“云薄月昏寒食夜,隔帘微雨杏花香。”《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可以证明梅、杏与往昔情缘的关系。夜间是看不见“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景象的,这正可以进一步证明这句所写的并非眼前实景,而是记忆中的景象。一、二两句的含义则是:身上感受到恻恻轻寒和丝丝寒风,闻到梅花和杏花的香味,于是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又是“小梅飘雪杏花红”的时节了。
正因为前两句在写景中已经暗暗渗透怀人的感情,因此第三句便直接联想起与这段情缘有关的情事。“夜深斜搭秋千索”,表面上看,似乎这只是写诗人夜间看到附近园子里有一座秋千架,秋千索斜斜地搭在架上。实际上诗人的这段情缘即与寒食节荡秋千的习俗有关。《开元天宝遗事》说,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可见秋千之戏为寒食节特有的文娱体育活动,且以女子戏者为多。据《香奁集》记载推断,诗人与他所恋的情人,正是在寒食节的秋千架旁结下一段情缘。因此,夜间瞥见秋千架的暗影,便情不自禁地想到当年的情事。
往事如烟,现在对方“阔别三千里”,踪迹杳然,不可复寻。在怀旧的怅惘中,诗人透过朦胧的夜色向秋千架的方向望去,只见楼阁的暗影正隐现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这景色,将诗人思而不见的空虚怅惘和黯然伤魂,进一步烘托出来。
这首怀旧诗,通篇只点染景物,不涉具体情事,也没有一处直接抒写怀旧之情,全借景物暗示、烘托,境界朦胧。
韩偓
(844年-923年),字致光,号致尧,小字冬郎,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大臣、诗人,翰林学士韩仪之弟,“南安四贤”之一。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进士及第,出佐河中节度使幕府。入为左拾遗,转谏议大夫,迁度支副使。光化三年(900年),从平左军中尉刘季述***,迎接唐昭宗复位,授中书舍人,深得器重。黄巢进入长安,随驾进入凤翔,授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拒绝草诏起复前任宰相韦贻范。不肯依附于梁王朱全忠,贬为邓州司马。唐昭宗遇弑后,依附于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寓居九日山延福寺。信仰道教,擅写宫词,多写艳情,词藻华丽,人称“香奁体”。后梁龙德三年(923年),病逝于南安县龙兴寺,安葬于葵山。著有《玉山樵人集》。
诗人
上一篇:八健将及其结局:揭秘吕布手下的骁勇战将
下一篇:唐代诗人岑参诗《冬夕》赏析
相关推荐
05-01
1
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04-26
2
汉献帝身边的忠臣与东汉末年忠于汉室的大臣
04-24
3
唐代诗人沈佺期诗《游少林寺》赏析
04-23
4
八大顾命大臣为何输给慈禧:权力博弈中的致命失误
04-23
5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简介: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04-23
6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何晏简介: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04-22
7
东汉末年大臣毛玠简介:为人廉洁,激起天下廉洁之风
04-22
8
东汉末年大臣王脩简介: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
04-22
9
魏孝文帝与大臣谈论图谶卜卦,图谶卜卦是什么?
04-18
10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04-17
11
顾命八大臣为何定员八人:历史抉择的多重考量
04-16
12
梁山上最渴望招安的七大虎将,即使没有宋江,他们也都会选择招安
04-15
13
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赏析
04-15
14
晚唐最著名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同题之作,你pick哪一首?
04-14
15
唐代诗人卢照邻五言律诗《元日述怀》赏析
04-14
16
唐朝诗人王建诗《十五夜望月》赏析
04-14
17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词《贺新郎·九日》赏析
04-14
18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诗《夜闻歌者》赏析
04-13
19
唐代诗人李益诗《写情》赏析
04-12
20
杜牧:才情横溢的晚唐诗人与坎坷仕途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6846
今日
44
访问量
1552714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4-25
1
赵云与马超:谁更胜一筹?历史与虚构中的武力对决
04-25
2
女性胸罩的来历,胸罩的起源你们知道吗?
04-26
3
汉献帝刘协谥号探析:“献”字背后的深意
04-25
4
郭嘉与法正:曹操与刘备帐下的智谋对决
04-25
5
荀彧之死:历史的必然与悲剧的抉择
04-27
6
十首题壁诗:古人的心情,都写在了墙上
04-27
7
发财其实早已注定,就看偏财星能否支持
04-26
8
吕后地位稳固,为何太子位之争仍落败于戚夫人?
04-25
9
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一部著作如何影响一个国家
04-25
10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
04-25
1
后唐治军不严,导致亡国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04-25
2
四面楚歌的典故,项羽在什么情况下乌江自刎?
04-25
3
陈平用计擒樊哙,陈平用的是什么计谋?
04-25
4
孙子兵法中尚婢婢以屈求伸,讲的是什么?
04-25
5
拉藩为援俱伤损,唐昭宗李晔是一个怎样的人?
04-25
6
唐朝裴明礼大水坑变“聚宝盆”的故事
04-25
7
女性胸罩的来历,胸罩的起源你们知道吗?
04-25
8
铁铉守济南,铁铉济南智退朱棣
04-25
9
郑成功死守海澄,郑成功审时度势反清复明
04-25
10
赖文光率捻军神出鬼没,赖文光最后怎么死的?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105)
景穆帝
(1)
太子
(43)
杨广
(19)
刘恒
(12)
皇位
(38)
汉献帝
(22)
皇后
(36)
朱高炽
(5)
李世民
(48)
武则天
(82)
战国时期
(31)
彭城
(9)
宰相
(21)
李白
(31)
项羽
(120)
蒙恬
(11)
吕不韦
(14)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1)
刘秀
(29)
赵国
(17)
高渐离
(1)
勾践
(20)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0)
圣人
(2)
张飞
(78)
刘邦
(176)
夫人
(51)
诗人
(34)
曹植
(18)
诸葛亮
(194)
司马懿
(74)
孙子
(7)
吕布
(94)
公主
(72)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