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与曹操自幼相识,本来是朋友,汉献帝初平元年共同讨伐董卓,以后在军阀混战时期,在一个在河南,一个在河北,分头发展,一般维持着友好的关系。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祖父曹腾在宫中当了三十多年宦官,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操出身在一个宦官家庭。后来在***黄中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
袁绍,汝南郡(今河南汝南、淮阳及安徽阜阳一带)汝阳县(今河南商水)人。出身在一个一连四代有五个人做过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大官的家庭里,势力比较大。他是一个极其阴险刁滑的家伙,早在各路人马讨伐董卓时,就包藏有野心。
一天,袁绍以盟主的身份,巡视曹营,曹操以礼设宴迎接。席间,袁绍以试探的口吻说:“现在董卓势力还不小,如果将来发生重大变化,你打算占据什么地方?”
曹操没有吭声,停顿一会儿,看看袁绍的脸,反问道:“你的意见占据什么地方最好?”
袁绍答道:“我看冀州这个地方好,那里地势险要,南有黄河可以扼守,北有燕、代作为屏障,再加电上乌桓等少数民族的帮助,真是一个所谓地广人众,进退可保的好地方。我将来就以这里作为据点,南下争天下,是很有把握的。哈哈.....,”。袁绍得意洋洋地瞟了一眼曹操。
曹操暗自沉思:袁绍啊,袁绍!你真刁滑,现在还没有和董卓交手,你就把后脚都伸好了。
曹操思索一会儿,才缓缓地说:“我可以招徠天下的人才,靠他们的智谋,不管在哪里都可以,没有办不成的事业。”
袁绍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
酒宴以后,袁绍就积极地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地盘,乘着天下混乱的局面,首先占领黄河北边的冀州,作为立足之地,然后叫他的两个儿子和外甥分别霸占青、并二州,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集团。
这时曹操仅只占有兖、豫二州之地。兖州是四战之地,四周的军阀对他都有威胁,在物产和人力上都不如冀州。因为,东汉末年战乱,这个地区遭受破坏最厉害。但曹操并不示弱,也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挟持皇帝定都许昌后,立刻利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号施令,下诏书,指责袁绍“地广人多,专自树党,身为四世三公,不仅不扶持朝廷,反而擅自征伐。贪得无厌。”以后,曹操又以袁绍为太尉,封为邺候。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