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鎏金随缘
大宇茶馆话古今
巾帼哥哥
谈笑过往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4-04-11 12:00
笔底父爱深,三国西晋时期的教子家书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英才辈出,彼此之间,斗智斗勇,为今人留下了生动的三国故事。在我们激赏三国人物运筹帷幄的智慧、侠肝义胆的忠勇时,容易忘记这一时代诞生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家训文献,正是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得以见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中三国人物内心深处的柔软。
01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以雄才大略而著称于世,亦以家教有方而为后世推崇。翻开《诸葛亮集》,在《隆中对》《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些光耀千古的名篇之中,有他写给家人的几封家书,其中最知名者是《诫子书》。这封家书是诸葛亮于临终之际,写给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
诸葛亮常与在东吴为官的兄长诸葛瑾通信,他有时也会提到自己的养子诸葛乔、儿子诸葛瞻。他不无担忧地写道:“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这封家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这年十月病逝于五丈原,他的北伐大计最终没有实现,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诫子书》很短,只有86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这封家书的关键词是“静”。在诸葛亮看来,一个人修养自己的心性要静,一个人精进自己的学问也要静,如此便要与一系列负面的品质划清界限,如傲慢、骄躁、奢侈等。
诸葛亮在家书中说到的“俭以养德”,是他对儿子的期望,也是他的生活写照。诸葛亮早年躬耕于陇亩,在简陋的草庐中过着贫寒的生活,及至任蜀国丞相,“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他在向蜀后主刘禅的自表中,说到自己的家计,“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他即将再次开启北伐的征程,倘若死于疆场,诸葛亮对自己的后事如此安排,“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在《诫子书》的最后,诸葛亮说年华易老,茁壮的大树转眼就枯败了,倘若年少不努力,不能以静修养自己的心性、精进自己的学问,怎能接续前人的事业,最终悲守穷庐,追悔莫及。
《诫子书》虽然篇幅短,但内涵深刻,辞约而旨丰。古人既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对这篇《诫子书》也赞许有加,认为可为家教之典范。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建立政权,开启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其中西凉的建立者李暠对文学、儒学都较为重视。他曾效法王羲之等名士上巳日曲水流觞、吟诗作对之雅事,在此场合中教育诸子在战事之余可读一读诸葛亮的家书。李暠说:“古今之事不可以不知,苟近而可师,何必远也。览诸葛亮训励,应璩(三国时魏国大臣)奏谏,寻其终始,周孔之教尽在中矣。为国足以致安,立身足以成名,质略易通,寓目则了,虽言发往人,道师于此。”
02
人当立志,守志当固
诸葛亮除了这篇《诫子书》外,还有一篇《诫外甥书》。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分别嫁给了当时荆州的名门蒯家、庞家。诸葛亮的《诫外甥书》通篇突出一个“志”字,开篇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大丈夫立志就要立大志,应以先贤为榜样,去除私欲,胸怀天下,胸怀天下就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能眼中只有琐碎之事,为琐碎之事而分散了主要精力。接着诸葛亮说为人要能屈能伸,善虚心问学,去除个人的好恶之情。最后诸葛亮在家书中说:“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采用基本相同的论述结构,先提出自己对后代的期望,应具备怎样的品质,再从反面说没有这样的品质会怎样。
在两封家书中,诸葛亮都提到了立志的作用。三国时期,另一封广为流传的家书对立志的强调更甚,开篇便惊世骇俗地说:“人无志,非人也。”这封家书是嵇康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给儿子嵇绍的《家诫》,当时嵇绍仅十岁。
在嵇康看来,一个没有志向的人,根本称不上一个真正的人。君子立志,“自当量其善者,必拟议而后动”,立志要以善为准则,要谋定而后动。在追求自己的志向时,嵇康突出心的力量,要有坚韧的心力,“口与心誓,守死无贰,耻躬不逮,期于必济”,反之“心疲体解,或牵于外物,或累于内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就会产生动摇的情绪,这就容易否定自己的志向。
嵇康在《家诫》中提到了四位守志坚固的模范:“若夫申胥之长吟,夷齐之全洁,展季之执信,苏武之守节,可谓固矣。”商周易代时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持节不屈的故事,可说相当经典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申胥之长吟、展季之执信的故事。
申胥即申包胥,是楚国大夫。他与伍子胥曾共事,伍子胥为报复楚国,远走吴国,申包胥表示伍子胥能报仇成功,他也必能复兴楚国。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打楚国,申包胥来到秦国求援。申包胥苦说无效,遂“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打动了秦哀公,秦国派车五百乘救楚。
至于展季,就是鲁国大夫柳下惠。齐国攻打鲁国,索要鲁国的珍宝岑鼎。鲁国国君舍不得岑鼎,打算用一个其他的鼎送去。齐国点名以诚信闻名的柳下惠,表示柳下惠说此鼎是岑鼎,那我们就接收了。鲁国国君找到柳下惠,柳下惠却不愿意撒谎,鲁国只好将岑鼎运到齐国。
嵇康的《家诫》篇幅不短,讲立志的第一段最常被提及,此后的段落则是嵇康诫子谨言慎行,不该强劝人酒等内容。如嵇康希望儿子“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有的人善于在小节上极尽表演之能事,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模棱两可,这是嵇康不认可的。又如嵇康希望儿子“匹帛之馈,车服之赠,当深绝之”,要有勇气拒绝薄义重利的世俗,而能重义轻利,因此他希望儿子若见穷苦潦倒而可以赈济的人,应当“见义而作”。
学者提到这篇家书时,多认为凌乱散漫,这是有原因的。曹魏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因遭人构陷,被司马昭投入大狱,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狱中写下了这封家书。
嵇康被害前,曾当众弹奏一曲《广陵散》,并宣布“《广陵散》从此绝矣”。他冷静面对死亡,但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却透露出无奈、不舍,故而行文不再那么讲究。但在不够考究的文字背后,今人看到了一片深沉的关心。
魏晋之际是“竹林七贤”生活的时代,嵇康是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并未像有的绘画作品表现的一样,曾相约共聚于竹林之中。竹林七贤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留下了许多奇谈,奇谈的背后却是朝不保夕的焦虑。他们在面对后代时,大多不希望他们效法自己,嵇康如此,阮籍也是如此。竹林七贤中,阮籍和他的侄子阮咸占据了两席,阮籍训导儿子阮浑时,曾说侄子阮咸已经变成我这样的人,你不得再重蹈覆辙。
03
言则忠信,行则笃敬
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襄阳是孟浩然的家乡。孟浩然有一首常被引用的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诗题是“与诸子登岘山”。
岘山在襄阳城东南,历代文人墨客慕名前往,留下许多诗文。所慕之一,是岘山上的羊公碑,是为了纪念羊祜所立,襄阳百姓爱戴羊祜,见碑思故人,忍不住流眼泪,故而此碑又被称为堕泪碑。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在一首散曲中写道:“画筹计,堕泪碑,两贤才德谁相配?一个力扶汉基,一个恢张晋室,可惜都寿与心违”,将羊祜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两人才德俱高,可惜都不够长寿。
羊祜由曹魏入西晋,是建立西晋的功臣,他曾长期镇守襄阳,保境安民、扩大屯田、发展教育,得到襄阳百姓的爱戴,他的这一系列措施也为西晋平定孙吴打下基础,不过羊祜有生之年并未见到孙吴平定。
羊祜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年少时就被人看出未来“必建大功于天下”。后来,他果然在疆场上立功,同时他也是一个“博学能属文”的人。羊祜留下的文字不多,其中有一篇简短的《诫子书》。羊祜先简要回顾自己年少时的经历,谦虚地说自己不如父亲,继而担心下一代不如自己。为此,他希望下一代认识到“恭为德首,慎为行基”,“愿汝等言则忠信,行则笃敬。无口许人以财,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如果言行不讲忠信,就有可能受到别人批评,甚至触犯刑律。羊祜希望儿子将父亲的话常记心中。
《晋书》中还有一则这样的故事,说的是羊祜的女婿曾劝他“有所营置,令有归戴者,可不美乎”,即要置办一些产业,来笼络一些人使其拥戴羊祜。羊祜默然不应,但他决定将此事当做家教的材料,召来诸子说:“此可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人臣树私而背公,是大惑也。汝宜识吾此意。”
羊祜在镇守襄阳时,曾与友人邹湛等登临岘山。羊祜感慨万千:“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邹湛宽慰羊祜,您“德冠四海”,有美好的名声,一定会与这座山一起传下去,至于我这样的平凡之辈,确如您所言,将湮灭无闻。
孟浩然的诗足以证明羊祜的担心是多余的,羊祜一直为后世铭记,孟浩然在诗中以功成名就的羊祜来对比怀才不遇的自己,他的愁绪也为后世铭记,这便是文字的力量,这便是传承的力量。诸葛亮、嵇康、羊祜的诫子书,距今已有1800年以上的历史,有力量、有启发的文字,总是能够经历岁月的淘洗,为后世铭记。
◎本文原载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11-21
1
张飞220回合战平马超,若是巅峰时期的张飞,多少回合能击败马超
11-21
2
乾隆时期“议罪银”背后的君臣交易
11-20
3
张辽:三国的完美武将,三大战役,解码他的传奇之路
11-20
4
清朝时期湖广总督是什么官职?管辖的位置在哪里
11-19
5
三国风云人物之袁绍:称霸汉末,诛宦官,伐董卓的乱世枭雄
11-16
6
张俭简介:东汉时期名士,后被曹丕表为二十四贤之一
11-15
7
射礼在清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14
8
武则天晚年时期被迫退后 武则天最后为什么还能善终
11-13
9
司马睦降爵风波:西晋宗室权力博弈的缩影
11-11
10
刘备巅峰时期实力剖析:能否压制曹孙双雄?
11-10
11
三国正史上,于禁带领三万大军投降关羽,关羽为什么不用?
11-08
12
清朝时期,后宫的嫔妃为何会穿花盆底?原因是什么?
10-25
13
宋朝时期狄青与欧阳修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10-22
14
诸葛亮隐居时期,如何得知的天下事?
10-10
15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哪些人得以善终?
10-03
16
羊献容:西晋献文皇后,她被废立过多少次?
09-27
17
十八路诸侯折戟:解码董卓巅峰时期的军事与政治霸权
09-21
18
唐肃宗时期的权臣:宦官与文臣的权力博弈
09-20
19
中国有奴隶社会吗?中国的奴隶社会是什么时期?
09-18
20
隋朝时期,共有几位和亲公主?她们的命运如何?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5959
今日
10
访问量
3112061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11-19
1
功臣末路:张仪被逐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时代困局
11-19
2
历史上多尔衮有后代吗?为什么只生育了一个女儿?
11-20
3
秦宣太后羋八子的称呼是从何而来的呢?一生有多传奇?
11-20
4
许攸之死:从功臣到弃子的必然结局
11-20
5
薄姬:从私生女到太后的逆袭传奇
11-21
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
11-20
7
清朝时期湖广总督是什么官职?管辖的位置在哪里
11-21
8
胡雪岩:红顶商人的传奇与陨落
11-19
9
兰陵王高长恭:乱世忠魂的陨落之谜
11-19
10
许田射猎:曹操夺弓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政治试探
11-24
1
古代皇帝一天是如何渡过的 乾隆皇帝每天三点就起床了
11-24
2
正史上三国曹魏第一大将的夏侯惇都打过哪些败战?
11-24
3
汉武帝有几个儿子?继承皇位的为何是刘弗陵?
11-24
4
宋宁宗赵扩北伐金国,后来结果是什么?
11-24
5
吴越武肃王钱镠:吴越开国君主,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11-24
6
后世如何评价王审知?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11-24
7
闽景宗王延羲:闽国第五位国君,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11-24
8
王审知:闽国开国君主,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11-24
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
11-24
10
东果格格:跨越时代的政治纽带与家族丰碑
标签列表
紫禁城
(6)
赵云
(161)
景穆帝
(1)
太子
(93)
杨广
(40)
刘恒
(23)
皇位
(79)
汉献帝
(38)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108)
武则天
(182)
战国时期
(35)
彭城
(14)
宰相
(107)
李白
(65)
项羽
(173)
蒙恬
(21)
吕不韦
(20)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9)
刘秀
(45)
赵国
(25)
高渐离
(1)
勾践
(28)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4)
圣人
(5)
张飞
(115)
刘邦
(290)
夫人
(105)
诗人
(48)
曹植
(28)
诸葛亮
(357)
司马懿
(174)
孙子
(17)
吕布
(151)
公主
(163)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
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
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
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给农网
地藏经
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
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
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
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
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
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
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
生死书
生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