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然散文诗歌
水玲师傅命理
中國風水研究會
唐朝历史
南北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5-07-11 12:00
金风吹柳叶初黄,只盼秋来谷满仓
经过了春天的耕耘,夏季的历练,我们终于迎来了秋天。暑热渐退,秋雨邀凉,第一片微黄的树叶落了下来,万物逐渐走向成熟。每一个时间节点,都是岁月记录生命的印章。让我们伴着明媚而舒服的日光,和着清风,一起来品尝秋日之美,期盼丰收之喜吧!
• 新秋至, 赏梧桐
《初秋雨晴》
【宋】朱淑真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凉爽多了,庭院里的梧桐树叶,也渐渐变黄。
秋季用它的稳重与诗意,带给人以清爽和舒适。
也好像在告诉我们:人生苍茫,前路漫漫,我们不要喧嚣与吵闹,也不用羡慕任何人。
认真把握每寸光阴,用心度过每个当下,才能不荒废这弥足珍贵的一生。
• 新秋至,游丽水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新秋时,宜游玩。在一阵风,一片雨里,和光同尘,与身边一切美好的瞬间交融。
嗅着野花的淡淡香气,和着鸟儿的清脆鸣声,投进深山的怀抱,让那些小小的情绪都随风飘散。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学会与自己相处,潇洒随性,眼里处处好风景;心宽似海,胸中无事天地宽。
• 新秋至,盼相聚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秋天不只带来了皎洁月光,也带来了无尽思念。
苏轼与弟弟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乘着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人间的聚散离合,就像月的阴晴圆缺,总是无法避免,何必太伤怀。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只愿你心中明媚,不惧光阴,将经历的所有篇章,谱写成诗。
• 新秋至,待良人
《长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很多时候,风景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你来了,花开了,所以才美轮美奂,惊艳流年。
思念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越远越浓,越不经意越是想起。
就像李煜一般的人物,也深深陷在其中。
一缕秋风,百样情怀。这个秋天,如果你有思念的人,请一定要及时告诉他,总好过苦苦牵挂。
• 新秋至,常欢喜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时各有美好,心中少点烦扰,便可赏尽人间绝色。
这一生,我们所求的,无非一个“称心如意”。所以,时常微笑,时常欢喜,才不负这秋意美色。
这个秋季,尽享一程山水的清欢,轻抚一曲秋思幽远,静观秋月星空璀璨,让烦恼从此烟消云散。
愿这个秋天里的每一场景色,都是恰逢其时;愿你生命里的每一场景色,都满载欢喜。
林语堂在《秋天的况味》中写过:“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
四季轮回,就像是人生,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经历岁月雕琢,方成为现在的模样。
每个季节,都带给我们感动与欣喜,仿若每个年龄段,都赠与我们睿智与成长。在这个意兴阑珊的日子里,我们愈发稳重成熟、坦荡旷达。
上一篇:故宫军机处:紫禁城深处的大清权力心脏
下一篇:元好问《摸鱼儿》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
相关推荐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0011
今日
0
访问量
1973968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7-07
1
杨玄感为什么杀了三万人?隋炀帝在洛阳修宫室建花园死了多少人?
07-07
2
春秋战国两位齐桓公:历史渊源与身份探析
07-07
3
张仪欺楚后胆返楚宫:策略、勇气与外交智慧
07-07
4
孔子之子孔鲤:低调的生平与不凡的家族贡献
07-07
5
刘备全盛时期地盘到底有多大 刘备最后有没有称帝
07-06
6
商辂:大明王朝唯一“三元宰相”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
07-07
7
吕雉未称帝却入帝王本纪:司马迁的史笔与考量
07-06
8
石壕吏中杜甫幸免被抓的原因探析
07-07
9
吕布女儿之母探秘
07-06
10
挟微嫌家臣害主嘱后事高租升遐(下)
07-07
1
让你不舒服的关系,都是错的
07-06
2
档案春秋︱霍锡祥与国际邮政联盟
07-06
3
挟微嫌家臣害主嘱后事高租升遐(下)
07-06
4
座谈︱在学科知识成长的视野下审视近代中国
07-06
5
鉴赏|且就茶香话契丹——辽代的茶俗与茶具
07-06
6
【海上记忆】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连夜排队购书的日子
07-06
7
日本人为什么需要天皇制
07-06
8
【海上记忆】当国棉十七厂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07-06
9
旧书信中的《章太炎全集》早期编纂历程
07-06
10
日本的“绘本热”:我在东京的观察与体验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18)
景穆帝
(1)
太子
(71)
杨广
(34)
刘恒
(18)
皇位
(48)
汉献帝
(29)
皇后
(36)
朱高炽
(6)
李世民
(74)
武则天
(120)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0)
宰相
(60)
李白
(45)
项羽
(147)
蒙恬
(19)
吕不韦
(15)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4)
刘秀
(41)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5)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1)
圣人
(3)
张飞
(90)
刘邦
(216)
夫人
(69)
诗人
(41)
曹植
(20)
诸葛亮
(245)
司马懿
(94)
孙子
(16)
吕布
(108)
公主
(112)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