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女中豪杰,我想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学课本上学过的花木兰替父从军,至今还存在于大家的记忆中。花木兰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事实上,这一切都源于《木兰辞》,其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一直困扰着许多人,一个成熟的女人在满是男人的军营里生活了12年,却从来没有人发现她是女人。这种伪装成男人的技巧太好了。
其实花木兰讲的是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柔然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他多次与北魏交战。主战场是黑山地区,那里条件艰苦,男人受不了,更别说女孩子了。事实上,花木兰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可能是因为北魏本身就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其祖先过着游牧生活,所以北魏人擅长排枪,作为少数民族,他们经常要赶牛羊,所以这里的人看起来都虎背熊腰,甚至女孩也很粗糙,所以大家很难看出花木兰是女生。还有一点是,花木兰是个骑兵,每天都骑着马,而且很少睡在帐篷里,所以士兵之间的接触较少,所以也很难发现花木兰是个女人的身份。此外,书中描述的花木兰是一个勇敢的女人,不亚于一个男人,所以这样一个勇敢的人很难把她当成一个女人。
为什么木兰在参军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她是女儿身呢?首先,第一点是因为制度,要求士官自带武器装备,所以这句话就产生了:“东市买马,西市买鞍……”。木兰只需要买一个帐篷,独自生活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鲜卑族中,母系社会的风格依然存在,女人和男人一样,都是武学出身,精通骑射。所以,她能从容作战,和男人一样威武。随着她立下越来越多的战功,她独处的空间也相应越来越大。战场上的男人穿着厚重的盔甲,很难区分身体上的差异。
花木兰替父从军,作为女儿木兰承担着她不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她是想避免自己的至亲在战争中死去,还是后来把黎明的人民从战争中救了出来,木兰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值得我们尊敬。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