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皇帝是北齐的开国皇帝,历史学家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任命贤臣。还有人说他是嗜杀狂。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他是皇帝的时候,他不但不开心而且很担心。是什么因素导致他有如此大的反差?
东魏权臣高欢死后的一个有接班人是高澄,他也是高洋的大哥。然而,上台不久的高澄,却突然暴毙。他的儿子都很年轻,最大的儿子高孝瑜,只有十三岁,其他几个儿子都很年轻。因此,他的二弟高洋,在高澄死后抓住机会控制了国家大事,然后杀了东魏皇帝,登上皇位建立了北齐。
虽然高洋即位后成为皇帝,但父子相传的观念在专制制度中根深蒂固。高澄的儿子们仍然有着巨大的政治遗产,而高洋的弟弟们和他的哥哥高洋一样野心勃勃。因此,在高洋眼里,他们成了高洋的眼中钉,对皇位构成了威胁。
在高洋统治北齐的过程中,高澄的儿子慢慢长大,最突出的是高长恭,即兰陵王,此外,高澄的第五个儿子高延宗,也是北齐著名的武将。在北周攻打武帝的战斗中,他几乎俘获了北周的武帝。
不仅如此,高洋的两个弟弟高演和高湛,也有野心,并想过要沉迷于皇位,所以高洋总是提防他的侄子和弟弟的威胁。
对高洋来说,他想削弱他兄弟和侄子的权力,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他做不到。因为有一个可怕的对手总是威胁高洋,她就是高洋的生母娄昭君。
娄昭君在北齐的地位非常突出。因为,起初,他的父亲高欢是从娄昭君开始的,而在高欢死后,实际权力一直掌握在娄昭君手中。高澄,高洋,高演和高湛都是娄太后的亲生儿子。
史记记录道,娄昭君被高洋醉酒的言论所冒犯。当高洋酒后醒来时,她知道自己因喝酒抽搐而冒犯了母亲,于是她赶紧去找娄昭君道歉。因此,只要娄昭君还活着,就不能胡作非为。
高洋对他的母亲和弟弟充满了戒心。因为这种强大的力量,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他的皇位一直充满了危机和不确定性。更可怕的是,高洋的太子真的是个失败者,不成器。
为了锻炼太子高殷的勇气,高洋特意要求他亲自杀死一名囚犯,但高殷不敢杀他。最后,在高洋的压力下,他不得不战战兢兢地用刀砍了几刀。看到太子如此虚弱,高洋直接鞭打他。大骂太子的无能!
在高洋统治的后期,他非常清楚,如果他死了,他儿子的弱点会受到他母亲和兄弟的打击。高洋想攻击他的母亲和兄弟,但是缺乏足够的力量!所以当高洋快要死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做皇帝,只要你不杀我的儿子。大家对于高洋皇帝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