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以后,刘邦在汉中积极准备攻打项羽。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乘项羽出兵山东的机会,占领了彭城。项羽得知后,立即回击刘邦,把汉军打得大败。刘邦带了几十人突围后,退到荥阳(今河南荥阳)、成皋(今河南汜水西北)一带,组织防御。他聚集残军,阻滞了楚军的追击。自此展开了楚汉成皋之战。
楚汉两军相持于成皋、荥阳一线正面战场后,拥有优势兵力的项羽不断向汉军发动进攻。刘邦一面坚持防御,一面积极地展开一系列军事和外交活动,争取有利于决战的局面。在左翼,刘邦派韩信率兵出击,攻打归附楚军的魏、赵、燕、齐等国,刘邦又运用政治手段,使项羽的宿将英布背楚归汉,成了汉军有力的右翼;刘邦又利用活动在楚军后方的彭越部队,作为汉军的“游兵”,威胁项羽的心脏地区,刘邦还用计策离间了项羽和他的谋士范增的关系,使项羽失去了有力助手。公元前203年六月,项羽攻陷荥阳,进围成皋。刘邦为了避免不利条件的决战,就放弃成皋,一面征兵,一面派人破坏楚军的粮道,坚守不战,等候战机。
经过两年多相持,到公元前203年十月,侧翼的韩信攻下齐国都城,齐国向楚求援,项羽派了大将率兵二十万援助,结果被韩信歼灭。同时,活动在楚军后方的彭越部队打下了十七座城池,切断了楚军由彭城到成皋的一切供应联系。这时,楚军在战略上已经完全陷入被动。
为了打通粮道,项羽被迫亲自率兵打彭越,而把成皋一线交给曹咎,要曹咎坚守成皋,切勿出战。这时,刘邦认为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便积极策划转入反攻。刘邦利用曹咎性情暴躁、军事素养不高的缺点,令汉军连日在楚军外挑战、辱骂。曹咎在盛怒之下率军横渡汜水,攻击汉军。当楚军刚渡河一半时,汉军发动猛烈反攻,将楚军击溃,又乘胜追击,夺回了成皋。项羽得知后,回军营救,但已难以挽回危局。
银式成皋之战后,战争的优势和主动权完全落在汉军手里,为汉军在楚汉战争取得全胜创造了有利条件。
楚汉成皋之战,刘邦在战争全局上就是采取釜底抽薪的作战方针,使强大的楚军陷于多面作战的困境,失去战争的主动权。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