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魁哥说历史
诗词雅言
三国历史
清朝历史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5-05-24 12:17
人生留不尽之意,益处则无尽
《小窗幽记》有云:“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人生留一份不尽之意,益处则无尽。
季羡林说:“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莫言也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月圆月缺,花落花开,自然界如此,人生亦然,难以十全十美,完全圆满。曾国藩曾说自己“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花未全开月未圆”,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人生之道也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留有不尽之意,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01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
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值得一提的是,“凡事留不尽之意”并不是让人做事马虎苟且,而是让人在手段上讲究变通,做事留绵绵不尽的余地。在这里,留不尽者所得到的“机”将会是生机的“机”,是机会的“机”。
人生在世,留一份不尽之意,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在做事时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在处事中采取圆融变通的方法随机应变,使自己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的余地,“方做人,圆处事”,这样才会使自己得以最完美无损地保全。
02
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
东西留一点余地才会让人更加富裕地使用。《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孔子钓鱼时,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那种把绳子上挂上一个个小钩子的纲;用箭射鸟时,只射飞鸟而不射在窝里栖息的鸟。任何事物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凡物,留不尽之意”才会长久。
“杀鸡取卵”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但在现实中类似“杀鸡取卵”的“竭泽涸渔”、 “覆巢毁卵”的短视行为却经常发生。牢记“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也许人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魔咒会被轻松逾越。
03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
感情留有一点余地才会意味深长。最好的感情不是一时的热烈如火,自然如水的情感才是最好的情感意味。
有人说,中国人的情感最是含蓄委婉。但也正是这“欲说还休”的表达缔造了中国人的千年之美。对我们来说,家国之情,是“醉里挑灯看剑”的勤恳,那沙场杀戮的凌云壮志,化作梦中铁马冰河的广漠。兄弟之情,是“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落寞,相互扶持的手足,不需要高谈阔论,只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嘘寒问暖。朋友之情,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平淡,最好的朋友是不必言谈却都明白,不用相濡以沫却随时虚位以待。男女之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相思,浓得化不开的深情,只能凭栏望远,存在“草色烟光残照里”。
最好的情感不必时刻剖白心迹,“人不尽语,情深似浅”更让人珍惜。
04
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说话留一点余地才会余味犹存。说话是一门大学问,好话不可说尽,不然有不可信之疑,坏话亦不可说透,说透惹人嫌,“看破不说破”才是人生大智慧。
明太祖朱元璋的两个少时朋友曾去面见他,想谋一官半职。一人直言:“还记得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我们偷了蚕豆,没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打破,豆子撒了一地,你忙抓一把塞到嘴里,却卡住了喉咙,直翻白眼……”朱元璋立即下令把此人杀了。而另一人却说:“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砍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罐州城,虽逃走汤元帅,却逮住了豆将军……”朱元璋心花怒放,封了其为将军。
言语显智,话留三分不点透,才有余情可谈。
05
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钱钟书说:“人在高兴的时候,活得太快。”人的兴味,往往短暂,似乎经常只有“三分钟热度”。而也正因为这份“兴”的短暂,所以人要懂得为自己留不尽之意。
《王子猷雪夜访戴》一文记载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故事: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一次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打开窗户,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忽然间他想到了戴逵,但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今浙江嵊州附近),虽如此,王子猷仍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然到了戴逵家门前他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梁启超说:“人要生活在趣味之中”,也许人生需要的正是一份“乘兴而行,兴尽而归”。
06
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孔子曾经受教于老子,老子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忠诚老实,品德高尚,但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才能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必将毫无益处。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之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吃大亏而不自知。《周易》中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有才华而不逞,注意“才”留不尽之意,如此积蓄起肩鸿任钜的力量。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处世之道,最忌走极端,凡事留不尽之意,适可而止,才能有腾挪回转之空间。
上一篇:大智大勇,说文解“勇”
下一篇:咏棋诗:妙趣横生,意蕴无穷
相关推荐
05-24
1
长平公主与周世显:末代皇室眷侣的悲情人生
05-23
2
姚启圣的结局:功高却未得善终的悲凉人生
05-22
3
曹魏名将于禁:从治军严明到晚节失守的传奇人生
05-21
4
探寻胡皇后胡善祥的传奇人生与享年之谜
05-20
5
五代十国乱世明君:李嗣源的传奇人生
05-17
6
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董鄂妃的传奇人生与帝王深情
05-16
7
孔四贞:清朝唯一汉族公主的传奇人生
05-16
8
裕陵秘闻:乾隆合葬的五个女人与她们的传奇人生
05-13
9
裴旻:大唐剑圣的传奇人生
05-13
10
汉惠帝刘盈早逝之谜:权力阴影下的悲剧人生
05-12
11
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传奇人生撼天地
05-10
12
永王李璘:唐玄宗李隆基之子的人生轨迹
05-07
13
武顺之女:贺兰敏月的传奇人生
05-07
14
魏知古:忠直之臣的清白人生
05-05
15
人生最好的境界,叫清明
05-03
16
同昌公主之母:郭淑妃的传奇人生
05-03
17
隐忍三十六载,疯傻背后铸明君——唐宣宗李忱的传奇人生
04-30
18
齐顷公:姜姓齐国国君,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04-27
19
曹操人生中都打过哪些仗 其中以少胜多又有几次
04-25
20
朱耷:从宗室后裔到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7891
今日
45
访问量
1660966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5-19
1
王翦的赫赫功绩与司马迁的另类评价
05-19
2
古代历史年纪最小的皇帝:汉殇帝刘隆的传奇登基
05-19
3
汉高祖非刘邦别称?揭秘历史称呼的真相
05-19
4
桃花依旧,笑春风
05-19
5
今年清明不一般,三节相逢,火出双巳月望时,不做五事,分别指什么?
05-20
6
鲁智深的故事有哪些?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故事?鲁智深为何被逼上梁山?
05-19
7
三国最悲情主公:吕布——引狼入室与二五仔之殇
05-19
8
刘邦的成功之道:善于纳谏的智慧
05-19
9
刘邦:从小混混到泗水亭长的蜕变之路
05-19
10
刘邦分封的八大异姓王揭秘
05-19
1
赵氏孤儿历史真相,赵氏孤儿的故事
05-19
2
清朝鲁之裕的故事,鲁之裕是谁?
05-19
3
洪都之战讲的是什么?朱元璋为何能战胜陈友谅军队?洪都之战的影响?
05-19
4
孔融是谁?孔融为什么阻止曹操攻打袁绍?
05-19
5
荀彧为什么支持曹操攻打袁绍?曹操有多少人攻打袁绍?
05-19
6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曹操攻打袁绍困难重重
05-19
7
刘备和袁绍夹击曹操,曹操便亲自率兵东征刘备
05-19
8
曹操东征刘备,刘备惨败捡了一条命,投奔袁绍
05-19
9
潼关为什么会失守?安史之乱持续了多长时间?
05-19
10
潼关失守,杜甫一家也在流亡的队伍里,去投奔孙宰
标签列表
紫禁城
(3)
赵云
(109)
景穆帝
(1)
太子
(51)
杨广
(24)
刘恒
(15)
皇位
(41)
汉献帝
(26)
皇后
(36)
朱高炽
(5)
李世民
(59)
武则天
(93)
战国时期
(32)
彭城
(9)
宰相
(24)
李白
(35)
项羽
(136)
蒙恬
(17)
吕不韦
(14)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1)
刘秀
(37)
赵国
(18)
高渐离
(1)
勾践
(23)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0)
圣人
(2)
张飞
(85)
刘邦
(196)
夫人
(54)
诗人
(34)
曹植
(19)
诸葛亮
(213)
司马懿
(83)
孙子
(12)
吕布
(100)
公主
(88)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