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掩耳盗铃的故事,不要做掩耳盗铃的人

相信每个人在小时候都听过掩耳盗铃的故事吧,我们也都知道掩耳盗铃的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但是你知道它的真正历史典故吗?

首先小编带你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出处。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它的原文是:“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这段文言文的意思是:春秋时期,范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的时候有人趁机去范家想偷东西,正好看见了范家院子里的一口钟很值钱的样子,想要把钟背走,但是钟太大了不能背走。他就打算用锤子把钟砸碎再背走,然后砸了一下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他怕别人听到钟声会把钟抢跑,就赶紧捂住自己的耳朵继续敲。

这就是掩耳盗铃的故事以及它的原文含义,相信大家看到掩耳盗铃四个字都明白它的含义其实就是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也都知道这个故事里的这个小偷很愚蠢,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其实不乏这样的人存在。钟的响声代表着客观存在的现实,而捂不捂耳朵代表着你自己愿不愿意接受可能让你不顺心的客观存在。有的人就是会不承认那些对自己不利或者不喜欢的客观存在,这就是极端的唯我论,和掩耳盗铃是一样的。而唯我论的含义就是认为除“我”或“我”的精神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存在,完全就是否认了客观存在和客观事实,整个世界及其他人都是“我”的感觉、经验和意识的一种观点,也是主观唯心主义走向极端的必然结论。

所以我们要正视客观存在,不能采取不看不听的态度。为了避免自己变成掩耳盗铃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应该首先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然后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辩证地把握客观实际。最后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把握客观实际。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0011
  • 今日 45
  • 访问量 197230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