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 是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编撰的。干宝,出生于汝南郡新蔡县,东晋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从小就看了很多书,从盐官州开始起家,参与平定杜弢的战乱,被册封为关内侯。后来升迁为著作佐郎,参与修订国史《晋纪》。他曾担任过山阴的县令,始安的太守,和司徒的右长史,累积升迁为散骑常侍和著作郎。咸康二年,干宝逝世,享年57岁。他著作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干宝也被称为“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和“鬼之董狐”。
《搜神记》现在存留的有20卷,收集了400多个神异故事,主要讲述了神仙怪物的变化,妖怪恶梦的感应,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以及人与神和鬼之间的爱情故事等。相当一部分故事取材于西汉流传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深受人们喜爱。
《搜神记》的语言优雅清晰,被称为“直而能婉”的典范。他的艺术成就在两晋志怪故事中是数一数二的,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的《天仙配》等许多传说、小说、戏曲都与干宝的《搜神记》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多数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的思想和感情。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杰作,共收集了410多个古代神异故事,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干宝是有神论者。他在《自序》说“他的著作足以发明神道的真理。”只是想通过收集前人的著述和传说来证明鬼神的存在。因此,《搜神记》讲述了许多关于鬼神的怪异的事情,也有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以鬼为主角,也有怪物和神仙,与佛道混合在一起。
虽然很多人不一定相信鬼神,但鬼故事一直有很好的市场。人们对另一个世界的同行很好奇。在现实世界里看不到得不到的东西,把这些安排到另一个不一样的世界里,就可以做他们想做的,所以他们往往是梦幻般的,无所不能的,甚至是残酷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