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仁慧草堂
藏传佛教Buddhism
诗然散文诗歌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宋朝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5-07-30 12:10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诗《晚春》赏析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全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晚春:
春季的最后一段时间。
不久归:
这里指春天很快就要过去了。
百般红紫:
即万紫千红,色彩缤纷的春花。斗芳菲:争芳斗艳。
杨花:
指柳絮。北周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榆荚(jiá):榆树的果实。初春时先于叶而生,联缀成串,形似铜钱,俗呼榆钱。《太平御览》卷九五六引汉崔寔《四民月令》:“二月榆荚成者,收乾以为酱。”才思:才气和思致。《后汉书·文苑传》:“(刘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
惟解:
只知道。漫天:满天。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九:“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
白话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于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
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创作背景:
此诗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钱仲联《集释》系此诗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虽然诗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但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展示出满眼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
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此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人全用拟人手法,糅人与花于一体,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堪称平中翻新,颇富奇趣。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如果说此诗真有寓意,就应当是其中所含的一种生活哲理。从韩愈生平为人来看,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师,又是力矫元和轻熟诗风的奇险诗派的开山人物,颇具胆力。他能欣赏“杨花榆荚”的勇气。此处或并非存心托讽,而是观杨花飞舞而忽有所感触,随寄一点幽默的情趣。诗的妙处也在这里。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可能有不同的领悟。
韩愈
(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上一篇:王阳明:克服自身习气,变化自身气质
下一篇: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日出入行》赏析
相关推荐
08-30
1
杜甫:唐代诗坛的璀璨星辰
08-29
2
唐代宗李俶登基后的皇后之谜:历史与传闻的交织
08-28
3
历史上郭英为何会被称为唐代的尉迟敬德?结局如何?
08-19
4
北宋哲学家杨时简介:与罗从彦、李侗并称为“南剑三先生”
08-14
5
李乐嫣的历史原型:新城公主——一位身世显赫却命运多舛的唐代公主
08-10
6
明朝中后期哲学家钱德洪简介:王阳明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08-09
7
陆元方:以诚信为骨,以清廉为魂的唐代士人典范
07-31
8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唐代人离婚怎么写通告
07-30
9
唐代诗人杨巨源诗《城东早春》赏析
07-30
10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日出入行》赏析
07-29
11
唐代诗人王建杂言诗《当窗织》赏析
07-24
12
鉴赏|骑马胡商俑:唐代东西方经济贸易交流的见证
07-17
13
唐代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多元解读
07-15
14
崔涣与高适:唐代诗坛与政坛的平行轨迹
07-13
15
杜甫与杜牧:唐代文坛的两位杰出诗人及其关系探析
07-10
16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07-10
17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诗《春园即事》赏析
07-10
18
唐朝末期著名诗人郑谷诗《鹧鸪》赏析
07-09
19
清代最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咏笼莺》赏析
07-05
20
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案:一场改变唐代政局的冤案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2799
今日
0
访问量
2538427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9-12
1
商辂连中三元:科举史上的孤峰绝顶
09-10
2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
09-12
3
杜十娘跳河后死了没有?——从文学叙事到历史隐喻的追问
09-12
4
赵飞燕为何无缘“四大美女”之列:历史评选的偶然性与文化符号的建构
09-12
5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
09-12
6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
09-12
7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
09-09
8
施全之妻:历史褶皱中的无名微光
09-12
9
宋词双璧: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美学分野
09-12
10
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五代乱世中的权力博弈与民族悲歌
09-08
1
从药物到“黑色黄金”:石油行业是如何诞生的
09-08
2
威震塞外白马将军公孙瓒、白马义从
09-08
3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南洋舰队为何不救?
09-08
4
《论语》和《易经》究竟哪个更重要呢?孔子一句话说出来答案
09-08
5
夏禹的神话:余姚、上虞等地名的由来
09-08
6
“土豪劣绅”与“好富人”
09-08
7
古代中国为何会发生君权合法性危机
09-08
8
贝多芬的一生,贝多芬经历了什么
09-08
9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09-08
10
清代三大宠妃都是谁?清代三大宠妃为什么会如此受宠?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39)
景穆帝
(1)
太子
(80)
杨广
(35)
刘恒
(20)
皇位
(60)
汉献帝
(32)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85)
武则天
(145)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72)
李白
(57)
项羽
(158)
蒙恬
(19)
吕不韦
(18)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7)
刘秀
(43)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6)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4)
张飞
(100)
刘邦
(240)
夫人
(76)
诗人
(45)
曹植
(21)
诸葛亮
(289)
司马懿
(136)
孙子
(16)
吕布
(123)
公主
(138)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