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看到这句话是不是还以为是出自历史记载呢?其实是来自于网友的总结,咱们今天先来了解下郭嘉。
郭嘉,字奉孝,出生于颍川(现河南禹州)人。少年时候就有长远的见解,在二十岁后就开始隐居生活,私下秘密结交英雄豪杰,不跟世俗交往,所以知道他的人不多。21岁的时候,郭嘉在袁绍的麾下,他察觉出袁绍只不过是想要效仿周公的爱才礼贤下士,却不知道,不了解用人的道理;生性多疑却不知道主要的问题;喜欢出谋划策,却不知道该怎么做决断。实在是没有前途,于是就就离开了袁绍,就这样在六年的时间里都没有事情做。后来荀彧将他推荐给了曹操,曹操于郭嘉共商天下大事,曹操说:“他就是能帮助我成大业之人”郭嘉也是觉得曹操是个厉害的人。郭嘉就此成为了曹操的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也非常的忠心。
曹操有许多的谋士,但是只有郭嘉是最了解曹操的人,并且两人亲如兄弟,朋友。两人可以同坐一辆车,同坐一个位置。有一次郭嘉被陈群参了一本,说他行为不检点,但是曹操却不以为然,曹操一边说陈群检举有功,一遍却对这件事不做处理。郭嘉的才能是得到曹操极大地认可的,并对他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但是郭嘉在三十八的时候就病逝了。在曹操兵败赤壁的时候,曹操说过类似的话“如果现在郭嘉还活着的话,有它帮我出谋划策,我就不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可见曹操是多么的看中郭嘉,郭嘉的能力是有多大。
他和卧龙(孔明)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诸葛亮一直在隆中隐居,当时各个诸侯争霸天下,也正是需要人才出谋划策的时候,他也没有出山。刘备还跟他有亲属关系,他也没有去投奔刘备,他真的就只是想做一个隐士吗?其实不然,他经常把自己比喻成管仲,这样看的话,其实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不可能只是一直的隐居下去。但是郭嘉在病逝之后,在这一年正好是刘备将诸葛亮请出山的时候,以至于后来就有一个说法“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也不是为了贬低诸葛亮,只是为了彰显出国家的能力之强。
不过这些也只是猜测,咱们不是当事人,就是对历史的解读有不同的看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刘邦和项羽故事。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