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理易学唐老师
三官庙
道教丹道
明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唐代大臣、诗人高适诗《除夜作》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2024-11-16 12:00
唐代大臣、诗人高适诗《除夜作》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除夜作》
高适 〔唐代〕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 一作:
愁鬓)
译文: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
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
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
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
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注释:
除夜:
除夕之夜。
客心:
自己的心事。
转:
变得。
凄然:
凄凉悲伤。
霜鬓:
白色的鬓发。
明朝(zho):
明天。
创作背景:
周勋初将此诗系于公元750年(天宝九载),根据是:
“高适游踪虽广,然离梁宋而至远地,亦不过闽中、幽州、陇右、河西、剑南数地而已。
高适至闽中时,年岁尚轻;
次至幽州时,未及‘霜鬓’之年;
至陇右、河西、剑南时,已甚得意,与此诗内容不合,故知此诗定作于第二次北上。
”
赏析:
高适素以边塞诗人著称,诗风浑厚雄放,这首《除夜作》却诗风平易自然,全诗没有一句生僻字句和华丽词藻,也没有塞外风景和异城奇观,都是浅近的口语,表达除夕夜的平常感受;
却将他乡游子真实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旅馆寒灯独不眠”,诗的首句所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启人联想,点明作者在除夕仍羁旅天涯,可以想见,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自己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
两相对照,不觉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散发光和热的灯,竟也变得“寒”气逼人了。
“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自然难于入眠,而“独不眠”自然又会想到一家团 聚,其乐融融的守岁的景象,那更是让人心情悲凉。
因此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创造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
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因身在客中,故称“客”。
诗中问道:
“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
”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
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
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
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
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
“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
意思是说:
“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
”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
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霜鬓增添新的白发。
沈德潜说:
“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
(《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将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曲折含蕴。
这三、四两句是对一、二两句的回答说明“独不眠”和“转凄然”的原因一是思乡心切,二是伤老大无成,岁月无情。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
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著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
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
所谓“添著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
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著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高适
(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文集二十卷。
诗人
上一篇:三国猛将张飞:真的只是一个大老粗吗?
下一篇:不服输的人生,就是一出好戏!
相关推荐
05-01
1
新城公主原名考:揭开唐代嫡公主的真实称谓之谜
05-01
2
三国时蜀汉大臣糜竺的妹妹的生平过得如何?
04-30
3
唐代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事迹与人物评介
04-30
4
探寻李师师真实历史长相:模糊记载中的绝代风华
04-30
5
揭秘刘邦起义时的真实年龄
04-29
6
寇准与“八贤王”: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叙事错位
04-29
7
夏侯惇“啖睛”真相:文学叙事与历史真实的断裂与重构
04-27
8
曹丕:历史形象与真实性格的深度剖析
04-26
9
汉献帝身边的忠臣与东汉末年忠于汉室的大臣
04-24
10
唐代诗人沈佺期诗《游少林寺》赏析
04-24
11
宋濂:寒门标签下的真实人生
04-23
12
八大顾命大臣为何输给慈禧:权力博弈中的致命失误
04-23
13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简介: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04-23
14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何晏简介: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04-22
15
东汉末年大臣毛玠简介:为人廉洁,激起天下廉洁之风
04-22
16
东汉末年大臣王脩简介: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
04-22
17
魏孝文帝与大臣谈论图谶卜卦,图谶卜卦是什么?
04-17
18
顾命八大臣为何定员八人:历史抉择的多重考量
04-15
19
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赏析
04-15
20
晚唐最著名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同题之作,你pick哪一首?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6847
今日
45
访问量
1552878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4-25
1
赵云与马超:谁更胜一筹?历史与虚构中的武力对决
04-25
2
女性胸罩的来历,胸罩的起源你们知道吗?
04-26
3
汉献帝刘协谥号探析:“献”字背后的深意
04-25
4
郭嘉与法正:曹操与刘备帐下的智谋对决
04-25
5
荀彧之死:历史的必然与悲剧的抉择
04-27
6
十首题壁诗:古人的心情,都写在了墙上
04-25
7
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一部著作如何影响一个国家
04-25
8
李时珍之死:揭秘历史真相,非被杀而是自然病逝
04-25
9
朱耷:从宗室后裔到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
04-27
10
发财其实早已注定,就看偏财星能否支持
04-25
1
后唐治军不严,导致亡国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04-25
2
四面楚歌的典故,项羽在什么情况下乌江自刎?
04-25
3
陈平用计擒樊哙,陈平用的是什么计谋?
04-25
4
孙子兵法中尚婢婢以屈求伸,讲的是什么?
04-25
5
拉藩为援俱伤损,唐昭宗李晔是一个怎样的人?
04-25
6
唐朝裴明礼大水坑变“聚宝盆”的故事
04-25
7
女性胸罩的来历,胸罩的起源你们知道吗?
04-25
8
铁铉守济南,铁铉济南智退朱棣
04-25
9
郑成功死守海澄,郑成功审时度势反清复明
04-25
10
赖文光率捻军神出鬼没,赖文光最后怎么死的?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105)
景穆帝
(1)
太子
(43)
杨广
(19)
刘恒
(12)
皇位
(38)
汉献帝
(22)
皇后
(36)
朱高炽
(5)
李世民
(48)
武则天
(82)
战国时期
(31)
彭城
(9)
宰相
(21)
李白
(31)
项羽
(120)
蒙恬
(11)
吕不韦
(14)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1)
刘秀
(29)
赵国
(17)
高渐离
(1)
勾践
(20)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0)
圣人
(2)
张飞
(78)
刘邦
(176)
夫人
(51)
诗人
(34)
曹植
(18)
诸葛亮
(194)
司马懿
(74)
孙子
(7)
吕布
(94)
公主
(72)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