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雅言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宋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4-05-02 12:03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赏析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
“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
“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
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
孤云:
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
“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 独去闲:
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两不厌:
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
厌,满足。
白话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
天宝十二载,李白南下宣城。
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说道:
“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
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 自十年前放还出翰林,李白长期漂泊。
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
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值得商榷。
这首诗写于何年,在李白留存的诗稿中并没有注明,而认为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二载只是后人推测所得出的结论。
这首诗或许不是作于天宝十二载,而是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
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
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
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赏析: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
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
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
“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
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
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
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
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
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
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
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
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
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
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
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
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
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
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
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
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诗人
李白
上一篇: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词《鹤冲天·黄金榜上》赏析
下一篇:郑、夏两军联合的目的是什么?唐军如何一战两胜?
相关推荐
07-31
1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唐代人离婚怎么写通告
07-30
2
唐代诗人杨巨源诗《城东早春》赏析
07-30
3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日出入行》赏析
07-30
4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诗《晚春》赏析
07-29
5
唐代诗人王建杂言诗《当窗织》赏析
07-24
6
鉴赏|骑马胡商俑:唐代东西方经济贸易交流的见证
07-19
7
诗仙李白:盛唐气象中的传奇人生
07-17
8
唐代四大家指的是哪四位:文学与艺术领域的多元解读
07-15
9
崔涣与高适:唐代诗坛与政坛的平行轨迹
07-14
10
揭秘李白:鲜为人知的五大轶事
07-13
11
杜甫与杜牧:唐代文坛的两位杰出诗人及其关系探析
07-12
12
李白一家流亡西域的探析
07-11
13
明初诗坛的璀璨星辰:高启——成就最高的诗人
07-10
14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07-10
15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诗《春园即事》赏析
07-10
16
唐朝末期著名诗人郑谷诗《鹧鸪》赏析
07-10
17
唐朝末期著名诗人郑谷写春天诗十二首
07-09
18
清代最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咏笼莺》赏析
07-06
19
李白之才,缘何难获帝王青睐?
07-05
20
长孙无忌带刀入宫案:一场改变唐代政局的冤案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0863
今日
42
访问量
2097066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7-24
1
神话传说中,动物要修炼多久才能成精?
07-25
2
曹节与曹丕:同为曹操血脉,却非同母所生——一场被历史迷雾遮蔽的家族真相
07-25
3
历史上朱元璋生性残暴,为何会马皇后却是关怀备至?
07-25
4
臧洪字子源:汉末乱世中的忠义化身
07-25
5
严颜之死:忠义与传说交织的历史谜团
07-25
6
田忌赛马的故事,你学会这个道理了吗?
07-25
7
金九的后代 金九为什么没当上韩国总统?
07-25
8
朝鲜三大妖女是谁 三大妖女结局如何
07-25
9
永贞八司马:唐朝中期改革浪潮中的悲情群像
07-25
10
董卓之恶:东汉末年的人间炼狱缔造者
07-24
1
农历二月十九,恭祝慈航真人(观音大士)圣诞!见者消业,持诵宝诰可增福报!
07-24
2
神话传说中,动物要修炼多久才能成精?
07-24
3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07-25
4
朝鲜三大妖女是谁 三大妖女结局如何
07-25
5
古代朝鲜都向中国进贡什么?除了钱财还有美女和太监!
07-25
6
金九的后代 金九为什么没当上韩国总统?
07-25
7
鲁仲连义不帝秦,描绘了各类人物什么样的心态
07-25
8
田忌赛马的故事,你学会这个道理了吗?
07-25
9
项羽刘邦竟然还有这样的关系,结局竟然是这样
07-25
10
辕门射戟的故事,吕布在生命的最后竟然...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25)
景穆帝
(1)
太子
(76)
杨广
(35)
刘恒
(19)
皇位
(52)
汉献帝
(30)
皇后
(36)
朱高炽
(7)
李世民
(77)
武则天
(133)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64)
李白
(48)
项羽
(151)
蒙恬
(19)
吕不韦
(15)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5)
刘秀
(42)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5)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3)
张飞
(96)
刘邦
(224)
夫人
(73)
诗人
(44)
曹植
(21)
诸葛亮
(261)
司马懿
(106)
孙子
(16)
吕布
(113)
公主
(121)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