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命理易学唐老师
三官庙
道教丹道
明朝历史
唐朝历史
三国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唐朝诗人王建诗《十五夜望月》赏析
2025-04-14 12:09
唐朝诗人王建诗《十五夜望月》赏析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注释:
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即中秋夜。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地面的样子。
鸦:鸦雀。
冷露:秋天的露水。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落:在,到。
鉴赏: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处以《全唐诗》为准。杜郎中,杜元颖。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周邦彦《蝶恋花》词有句“月皎惊乌栖不定”,也就是写这种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让人联想到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他选取“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玉兔,那挥斧的吴刚,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诗句带给读者的是十分丰富的美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这两句。诗人不再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在炼字上,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录此诗,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认为,“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只知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寄友人杜元颖的。原诗诗题下注云:“时会琴客”,说明佳节良友相聚,并非独吟。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诗人
上一篇: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词《贺新郎·九日》赏析
下一篇:唐代诗人卢照邻五言律诗《元日述怀》赏析
相关推荐
04-28
1
末世归途:唐朝灭亡后罗隐的吴越栖隐与精神突围
04-25
2
唐朝裴明礼大水坑变“聚宝盆”的故事
04-24
3
唐代诗人沈佺期诗《游少林寺》赏析
04-17
4
唐朝美女杨玉环:倾国倾城之美的真实写照
04-16
5
高仙芝:非韩国人,实为中国唐朝名将
04-15
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诗《戏答元珍》赏析
04-15
7
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赏析
04-15
8
晚唐最著名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同题之作,你pick哪一首?
04-14
9
唐代诗人卢照邻五言律诗《元日述怀》赏析
04-14
10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词《贺新郎·九日》赏析
04-14
11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诗《夜闻歌者》赏析
04-13
12
唐代诗人李益诗《写情》赏析
04-12
13
杜牧:才情横溢的晚唐诗人与坎坷仕途
04-10
14
单雄信后裔的复仇之火:黄巢起义与唐朝覆灭的隐秘联结
04-05
15
武则天:除女帝之外,更是唐朝顶尖才女
04-05
16
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什么排名?秦琼排在第几位?
04-04
17
唐朝统一战争:十年烽火铸就大一统伟业
04-04
18
诗人王维被判死罪,因写一首诗免罪?
04-01
19
李光弼:唐朝中期的杰出军事将领
03-29
20
唐朝为何能迅速统一: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6847
今日
0
访问量
1554366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4-28
1
末世归途:唐朝灭亡后罗隐的吴越栖隐与精神突围
04-25
2
赵云与马超:谁更胜一筹?历史与虚构中的武力对决
04-25
3
女性胸罩的来历,胸罩的起源你们知道吗?
04-26
4
汉献帝刘协谥号探析:“献”字背后的深意
04-25
5
郭嘉与法正:曹操与刘备帐下的智谋对决
04-27
6
十首题壁诗:古人的心情,都写在了墙上
04-25
7
荀彧之死:历史的必然与悲剧的抉择
04-25
8
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一部著作如何影响一个国家
04-25
9
李时珍之死:揭秘历史真相,非被杀而是自然病逝
04-27
10
发财其实早已注定,就看偏财星能否支持
04-25
1
后唐治军不严,导致亡国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04-25
2
四面楚歌的典故,项羽在什么情况下乌江自刎?
04-25
3
陈平用计擒樊哙,陈平用的是什么计谋?
04-25
4
孙子兵法中尚婢婢以屈求伸,讲的是什么?
04-25
5
拉藩为援俱伤损,唐昭宗李晔是一个怎样的人?
04-25
6
唐朝裴明礼大水坑变“聚宝盆”的故事
04-25
7
女性胸罩的来历,胸罩的起源你们知道吗?
04-25
8
铁铉守济南,铁铉济南智退朱棣
04-25
9
郑成功死守海澄,郑成功审时度势反清复明
04-25
10
赖文光率捻军神出鬼没,赖文光最后怎么死的?
标签列表
紫禁城
(2)
赵云
(105)
景穆帝
(1)
太子
(43)
杨广
(19)
刘恒
(12)
皇位
(38)
汉献帝
(22)
皇后
(36)
朱高炽
(5)
李世民
(48)
武则天
(82)
战国时期
(31)
彭城
(9)
宰相
(21)
李白
(31)
项羽
(120)
蒙恬
(11)
吕不韦
(14)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1)
刘秀
(29)
赵国
(17)
高渐离
(1)
勾践
(20)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0)
圣人
(2)
张飞
(78)
刘邦
(176)
夫人
(51)
诗人
(34)
曹植
(18)
诸葛亮
(194)
司马懿
(74)
孙子
(7)
吕布
(94)
公主
(72)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