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元年(公元701年)三月,中天气本来已经转暖和了,突然又下了场鹅毛大雪。宰相苏味道认为这是很大的祥瑞,把这场雪称之为瑞雪,准备率领百官向则天庆贺。殿中侍御史王求礼阻止说:“假如五月里下的雪是瑞雪,那么腊月里下的雪不更应该叫做瑞雪吗?”味道不听,还是要举行庆贺。等朝见则天时,百官都向则天拜贺,只有王求礼不拜贺,并对则天说也“现在已经是仲春了,万物正在欣欣向荣,天气忽然转寒,并且纷纷扬扬下起大雪,庄稼和果木都要受到伤害,这正是少见的灾害,哪里是什么祥瑞征兆?给陛下庆贺的人是在阿谀奉承陛下,陛下且不可信以为真。”则天听了,当即接受了求礼的意见命令停止朝会三天,以表示对这种反常自然现象的惊惧。
长安元年(公元701年),苏安恒上疏给则关,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陛下治理天下已有二十多年,年纪已经很大了,每日早起晚睡,勤劳国事,不如早早传位给东宫,让太子处理朝政。第二,帝王不封异姓为王,现在陛下不仅封儿子为主,还封了娘家侄儿为王,迟早要发生争夺,不如尽早将武氏诸侄降为公候。第三,听说陛下有二十多个孙子,连一点封地都没有,这不是长久之计,望陛下也分封他们为王。武则天以武娃皇后而作皇帝,最担心的是李氏皇族起来反对,因此重用武姓子侄对李娃皇族防范很严。苏安恒提出的是最敏感的问题,他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上这封奏疏的。则天看了这些建议,并不反感,反而召见安恒,赐宴慰劳。
过了一年,则天仍然丝毫没有传位给太子的意思,苏安恒再次上疏给则天说:“现在太子的年岁和威望都很高,陛下贪恋皇位而忘记了母子间的深恩,不知陛下将来以如何颜面去见高祖、太宗和高宗?我认为无论从天意和人心各方面来说,天下终究还是李家的。陛下直到现在还不肯离开皇位,殊不知物极必反,器满则倾。我不能为了自己的性命,而不考虑国家安定。”尽管这一建议武则天根本不可能接受,但她也没有加罪于安恒,这说明她的度量还是相当大的。
张易之的家奴在洛阳胡作非为,魏元忠把他打死了。不久魏元忠做了宰相,则天打算让易之的弟弟昌期做雍州(今陕西西安市)长史。雍州是京师所在地,地位很是重要。上朝的时候,则天问诸宰相:“谁可以做雍州长史? ?”元忠答:“谁也比不上薛季昶合适!”则天说:“季昶的才能当然很好,我打算让他担任其他的官职,你们看昌期怎么样?”诸宰相明白则天的意思,赶紧迎合说:“这最合适不过了。”魏元忠还是不同意,说:“昌期年轻,缺乏做地方官的经验。以前他做岐州刺史,岐州户籍簿上的人家几乎逃完了。雍州是帝京,事务最为繁忙,我认为还是季昶担任这个职务最合适。”则天虽然心里不大痛快,但觉得元忠的话确有道理,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