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谷师,来源:日行一善共修平台(RXYSGXPT)
看清一个人,也许只要一瞬间。
老话说:“品现于事,心藏于身。”
我们很难从外在去了解一个人,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正所谓:细节见人品,小事见人心。
想要彻底看清一个人,看这三个细节就够了。
01
对待父母的态度,见人品
作家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不挑剔亲人却是难得的教养。
父母于我们有生养之恩,是我们最亲近之人。
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往往就暴露了他最真实的品性。
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父亲精心熬制了一锅营养汤,小心翼翼地站在儿子的诊疗室外等着。
过了许久,护士才打开房门,老父亲看见儿子正和病人亲和地说着话,也不敢作声。
等病人出了诊疗室,儿子看到一旁拿着汤的父亲,立马沉下了脸,不耐烦地说道:“快拿走吧,我才不喝这个汤!”。
父亲却笑脸盈盈:“这个汤你对身体好,你就拿着喝了吧。”
儿子见父亲不肯离开,只好收下了营养汤,匆匆将父亲推出了诊室。
回到诊室的儿子,随手把汤丢在了一旁的桌子上。
这一幕,也让诊室的同事们看在了眼里。
从那以后,大家都鲜少和他交谈,荣誉、名利也都和他失之交臂。
一个人在外尚且对父母疾言厉色,在家面对父母时,更会展现出不堪的一面。
他的眼里,自始至终容不下父母,又怎么能容得下他人呢?
看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背后不止是孝与不孝,还有知恩图报的仁义。
孟子曰: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人在世上,爱父母,敬兄长,行仁义之道,方能通行天下。
能对父母尽孝尽善的人,做事讲究义气,为人忠厚善良,人品自然不会差。
一个人怎样对父母,便会怎样为人处世。
02
对待金钱的态度,见格局
杨绛曾说:“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
追求钱财是人之本性,但对金钱的态度,却能看出一个人的格局大小。
《保富法》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周姓商人,开了钱庄做生意,积攒了几百万银两,钱庄的掌柜也跟着赚了不少钱财。
有一次,掌柜听说镇上发生了水患,就拿了钱庄五百两银子去赈灾。
结果,周老板将掌柜劈头盖脸一顿骂,声称钱只要进了口袋,就绝对不能流出去。
哪想没多久,周老板就过世了,他的子孙很快就败光了家底,掌柜也因此断了财源。
点击上方关注【悦汇书坊视频号】
《钱本草》里有句话说的好:“一积一散谓之道。”
真正大格局的人,明白厚道才是最大的精明,不在意钱财的多少,也不在意一时的得失。
春秋时期的范蠡,每次做生意发了财,都会把所有的钱财拿去周济穷人。
接着,再从小本生意做起,如此往复,范蠡非但没有一穷二白,反而越布施越多,从而富甲一方。
这便应了古人所言:“富而有德,则德泽四方;富而无德,则恶果自食。”
金钱是人性的试金石,也最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底线,讲不讲原则。
见利忘义之人,很容易就迷失了自我,丢了德行,丢了尊严。
而经得住诱惑的人,能在利益面前,忠于自己的本心,活得踏实,也看得长远。
与这样的人相处,胸有大义,心中有情,日子过得有格局,路也会越走越宽。
03
对待弱者的态度,见命运
清朝有一财主,平生乐善好施,人们都叫他“柳老太爷”。
有一年柳老太爷犁地时,发现自家田里埋了一个穷书生。
四处一打问,才知道这书生功名未成,一直乞讨为生,如今惨死路边,无人安葬。
书生的家人得知柳老太爷是个大善人,就偷偷把书生埋在了柳家田里。
柳老太爷听罢,感慨万分,想这书生也是个体面之人,便恭恭敬敬将书生葬在了自家田里。
又拿出一笔钱财,好生安抚了书生的家人,每每犁地时,还不忘提醒农户们要给书生的墓“让一犁。”
几年后,柳老太爷的孙儿赴京赶考,本以为会无功而返,哪想,竟有叫“浪依离”的神人在梦中相助,孙儿也榜上有名。
哪想,竟有一个叫“浪依离”的神人在梦中相助孙儿,
最后成功考取了功名。
春去秋来,柳老太爷像往常一样在田间耕种,嘴里还不忘向大伙喊“让一犁!”
喊着喊着,柳老太爷才恍然大悟,这神人就是书生所化啊,“浪依离”可不就是“让一犁”吗!
人这一辈子最难得的,就是身在高处时,依旧怀揣着一颗慈悲之心。
对强者心存敬意,是人的本性,但对弱者的尊重和体谅,才是人性深处的光辉。
看清一个人,不看他对强者如何谦逊有礼,而看他能否在在弱者面前,低得下头,弯得下腰。
这世上,本就没有永恒的强者和弱者,天降大雨,能为别人撑伞的就是强者,路遇歹人,愿意挺身而出的就是强者。
一个人对弱者的态度里,藏着他对命运的看法,同情弱者,就是在同情日后的自己。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能用弱者的心态看世界,平视一切众生,那么命运也会平视这样的人,给予他们无尽的善意。
和这样的人在一起,飞黄腾达时,他会为你默默欢呼;但到穷途末路时,他也定不忘雪中送炭。
▽
俗话说:“事不经,不知谁近谁远;人不品,不知谁浓谁淡。”
有时候,一件事,一句话,就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
在父母面前的脸色,见一个人真实的品性,心怀感恩,仁义方能行天下。
在金钱面前的取舍,见一个人处世的格局,坚守道义,心正才能走远路。
在弱者面前的做法,见一个人未来的命运,以礼待人,心慈方可见光明。
余生,愿你我都能看清一个人,看透一颗心,择善而处,择品而交,活成自己的最真实的样子!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