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刚进三月,已是春意融融。刘宋的京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像:城北的玄武湖里,军舰破浪,旌旗猎猎;岸边杀声阵阵,军威雄壮。南朝的水陆军正在抓紧操练,准备收复黄河以北鲜卑贵族统治的地区。城南的秦淮河畔,新辟的贸易市场热闹非凡,这里有谷市、牛马市、纱市、盐市、花市等。各地来的商人云集于此。偶尔也有从林邑(越南古国,在今越南中南部)、扶南(今柬埔寨)、天竺(今印度)等国来的商人。城西的长江江面上也停泊着上千艘商船。城东皇帝的御花园——乐游苑内,笙箫匝地,歌舞升平。街道上熙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寺庙的和尚和尼姑也夹杂在人群当中。
我们的故事开始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那时,中国的北部被鲜卑贵族统治着,史称北朝,南部仍在汉族贵族统治下,史称南朝。从公元420年刘裕夺取帝位,建立宋朝起,社会一度比较安定,南朝的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到刘宋的第三个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统治时期,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宋文帝的年号是“元嘉”,因此常被史家誉为“元嘉之治”。
宋文帝元嘉六年(公元429年)三月初一,皇宫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宋文帝正式立自己的长子刘劭为太子,确定了刘劭将来继承皇帝的地位。这一天,宋文帝同时宣布大赦天下,文武官员全都晋升一级,还新任命了许多官员。将作大匠(掌管营建的官员)祖昌的儿子祖朔之也被任命为“奉朝请”。奉朝请是皇帝的侍从官员,虽然没有具体的职务,但地位却很高。这样的官职只有“士族”(也称“世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能担任,“庶族”(也称“寒族”),出身的人,包括庶族大商人、大地主在内都不能得到这样的官职。所谓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门阀贵族,其它的一些贫苦百姓和新发家致富的地主、商人都算是庶族。士族和庶族的区别开始于魏晋时期,到了南北朝时,士族和庶族的区别已经非常严格。
士族是最高贵的等级,凡是士族出身的人都可以世代做高官,在各方面都享有特权;庶族出身的人即使是财产巨万,一般也很难挤进士族的行列。祖昌的家庭在当时的百家士族中虽然不显赫,但靠着士族的门第,世代做官还是不成问题的。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