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发明了什么,祖冲之与“祖率”的故事

祖冲之(429年-500年),字文远,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涞水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那么祖冲之发明了什么?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祖冲之是中国和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成就,可以称得上是突出的成就。然而,祖冲之小时候经常被父亲责骂。因为祖冲之学不到他父亲教给他的东西,这里有一个关于祖冲之小时候被父亲责骂的小故事。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时候,父亲让祖冲之背诵《论语》,但祖冲之总是背不下来。两个月后,祖冲之只能背诵十几行,所以父亲严厉地骂了祖冲之一顿。当父亲责骂祖冲之时,他被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看见了,祖昌阻止了他,说他不应该强迫他的孩子去学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而是让他们去找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做。后来,祖昌发现祖冲之对天文历法,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为祖冲之,找了天文历法的书读,祖冲之非常高兴。从那以后,祖孙三人们愉快地学习了知识。

后来,祖昌爷爷把祖冲之带到了何承天家中,他是一位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官员。何承天听说祖冲之对天文学和历法非常感兴趣。问祖冲之:“小兄弟,学天文历法很苦,不能升官发财。你为什么喜欢这样?”祖冲之说自己只想了解天地奥秘。何承天非常喜欢祖冲之,所以他给祖冲之承诺。之后,十几岁的祖冲之,经常向何承天提问,最终成为一名世界级的科学家。祖冲之最大的贡献是使圆周比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即3.1415926比3.1415927。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直到15世纪,其他国家都没有人把圆周率精确到这个程度。因此,祖冲之是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因此,在古代,人们称圆周率为“祖率”。

祖冲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计算了圆周率。圆周率可以说是数学中的一个难题。自古以来,许多人都计算过。祖冲之首先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在依靠毛笔和计算的时代,难度可想而知。计算的量和计算中需要的细心和耐心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圆周速率是一个无限无环小数。祖冲之是在刘徽采用的切圆法的基础上切圆再计算出来的,可以说,为了把圆周率拿到小数点后7位,需要把圆切成24576个多边形,依次计算每个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工作量不可低估。正是因为它的困难,现代人才会对1500年前的成就顶礼膜拜。

祖冲之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现代人称祖冲之为数学鼻祖,这个称号祖冲之当之无愧。如果还要问祖冲之发明了什么,我想主要的就是圆周率吧。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文章 10281
  • 今日 45
  • 访问量 200729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