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文化
命理易学唐老师
外国诗歌精选
三国历史
汉朝历史
春秋战国历史
首页
/
孔子学堂
/
正文
2025-11-06 12:04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都是精华!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四书五经”不仅是儒家经典著作,还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地位极高。
“四书五经”的开篇,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提出的都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命题,提供的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最高依止,乃真正的精华所在。
“四书”开篇
《论语》开篇——修养法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因为这平实的几句话所承载的,正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追求的真正修养。人的自我超越与世间修行,都要以此为基本。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既是讲学习之道——经常温习、反复琢磨、嚼烂吃透,是学有所得、内化于心的不二法门。延伸到做人则就是经常自省和反思,正是不可或缺的修养之法,乃慎独的基本功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最直接是说君子之交,以心相交而不是以利相交,才能长存心中,不想起却从不忘记,在岁月中缓缓流淌成久远。延而广之,这更是一种与人为善的态度,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的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论相隔多远、关系亲疏,见了来了,都是好友亲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也不简单,关键在“不知”二字上。可以理解为无心——冒犯和伤害如果是无心的,便不必生气,这是宽容;也可以理解为无知——世间种种人的不堪,说到底都是因为不明大道,智慧和境界不够,自己也受着其中的苦,其实都是可怜的,若生气只能说明自己也是这样的层次,真正的君子只会悲悯,这是慈悲。
清代学者胡文英说庄子:“开口就说没要紧的话,人往往竟当作没要紧看。”孔子,何尝不是这样。
《孟子》开篇——处世法则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开口就问你奔波千里而来,可以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利处?孟子则开口就回答了这一句。
简单的一句,提出的却是儒家的重大命题,乃至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重大命题——要仁义,还是利益?
这是一道难度极大的选择题,以至于几千年来,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选好。所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的轮回才不断上演。老子的那句话如同预言也如同注解——“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人在局中迷的太久,陷的太深,也终究会遭遇“价值”二字的逼问。
这个时候,我们只能回到源头去寻找,注定要回到先贤所安立的起点,重新抉择。
《大学》开篇——修身法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开篇的三个词,就是整部《大学》的“三纲领”,也是真正之修身的三个主要过程。
所谓“大学“,大人之学。研习大学,意味着心理成人的开始,开启光明大道的修行。三纲领,就是三项总要求。
“明明德”,张扬内心的光明品性。“人之初,性本善”,人心本来光明。守住或回到这种光明,是修身的真正开始。
“亲民”通“新民”,意为不断改故向新、自我求新,在修身就是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这是“明明德”的方式。人要通过更新自我、刷新成就,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止于至善”,达到最好的完美境界,这是“明明德”和“亲民”的目标。完美和极致注定只是一个理想,永远不可能达到,所以君子修行、大道之行永无停歇。虽无止境,你却实现了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明明德”是内心源点,“亲民”是努力过程,“止于至善”是方向的灯塔。这是唯一的光明正道,而走在这条路上,本身就是一种圆满。
《中庸》开篇——天人法则
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北宋杨时说,这是全篇的要领。南怀瑾说,这三句话是影响几千年来中国文化最大的东西。《中庸》高深,开篇三句说的更是大本大源。
“天命之谓性”。钱穆说:天命所与你的,就是人之禀赋,这就叫做性。人受了此性,这就在人之内有了一份天,即是说人生之内就见有天命,这不就是通天人了吗?
“率性之谓道”。因为人负天命,所以遵循天性,便是人生大道、自然大道。合乎人性,都是道;违背人性,就非道。太多人却早已忘了自己的天性是什么。
“修道之谓教”。上天赋给人善良的本性,顺此发展,择善而秉持,在实际生活中修养及印证,将一切蔽障完全除尽,恢复本来的光明正大,这就叫做“教”。
守得住性,把得住道,做得成教,就是那条天人合一之路。
“五经”开篇
《诗经》开篇——性情法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开篇便是《关雎》,写的是男女之情,充满了真挚和纯粹。真挚和纯粹则正是整部《诗经》最重要和珍贵的东西,无论所写所唱的是何种情愫。所以《论语》中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庄子》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思无邪”正是那种精诚之至,所以才那样动人。很多人以为这是艺术的,其实更是哲学的,因为它为我们指出了那个最核心的东西——诚。诚于自己,就是纯粹;诚于他人,就是真挚。自诚诚他,就是直道而行的真人。
将这种艺术性和哲学性融合的最好的四个字,正是“不忘初心”。而最终,我们的思都邪了,我们的人都假了。
赤子之心,赤诚为人。这就是最好的性情。
《尚书》开篇——政治法则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作为上古历史文献,《尚书》开篇所说就是尧舜禅让之事。这是一个伟大的寓言,隐喻着中国政治的最高理想——圣王政治。
何为圣王政治?内核不过就是十六个字:能者居之,以德服之;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孔子每每回望那个圣王时代,老子也梦想回到曾经的结绳记事之时。有个词叫“人心不古”。不古的事情,其实已经太多太多。
《礼记》开篇——教养法则
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
《礼记》是礼仪之书,礼仪关乎的则是教养。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体现在他的精神面貌和言行举止。《礼记》开篇这九个字,所说的正是一个有教养的人,他的整体状态和表现——待人恭敬有礼,态度端正稳重,言语温和沉静。
外教养,内修养。有修养的人发之于外,就是言行举止的教养;言行举止往有教养上靠,熏陶的就是自己的修养。
这需要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去做。《礼记》开篇九个字,给出的则是大方向。
《易经》开篇——人生法则
元亨利贞。
《易经》开篇是乾卦,乾卦卦辞是“元亨利贞”。对中国文化的最高概括是“道德”二字,“元亨利贞”则同时包含大道至德。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刚健,人道进取,便是其中大道。
乾卦文言传说:元,众善之首;亨,美的会合;利,义的体现;贞,做事的根本。元、亨、利、贞,是君子的四德。
君子得此大道与四德,元、亨、利、贞便正是人生成功的四个阶段——合于善,是最好的开始;集合美,路就亨通;讲究义,就能得利;保持这些,事业就能稳固。
《易经》以乾坤两卦为基础和终极,而乾卦居于开始。之所以如此,其中的分量,开篇四个字,已足以说明。
《春秋》开篇——历史法则
元年春王正月。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自鲁隐公元年开始,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242年间的史事。开篇第一句看上去只是简单的编年纪事——鲁隐公元年,春天,正月。背后内涵却大有玄机,历来众说纷纭。
解释《春秋》的“三传”,只有《公羊传》对这句话有解释。就是在这段解释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对中国历史极为重要的概念——“大一统”。
翻开中国历史,“大一统”始终是最大的发展趋势——春秋战国统一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统一于隋唐,之后的宋元明清都是大一统王朝,一直到今天的共和国。《三国演义》开篇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真是对中国历史最好的概括,而“合”才是那个根本的动力所在。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情结,国家统一、和平安宁始终是中国人最深的愿望。这一切的源头,就在《春秋》开篇的六个字里。
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这种笔法又被称为——微言大义。
所谓开宗明义,四书五经的开篇,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一书的主旨,足以称一书的精华,也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无论对于读经典还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都尤其值得重视。
所谓经典,越是看似平凡的地方,往往越不平凡。
相关推荐
11-08
1
原来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看完后你就不再纠结了
11-08
2
面对宋仁宗的遗赐,受赐的大臣都是怎么做的?
10-28
3
大多数人都是假童子命?
10-28
4
你读过的书,存下的钱,帮过的人,都是来渡你的
10-28
5
东晋十六国都是哪十六国?《十六国春秋》是谁编写的?
10-24
6
在古代皇贵妃和贵妃都是什么职位?孰高孰低?
10-20
7
同样都是造反 李渊和朱元璋称帝时间为何完全不同
10-18
8
汉朝年号是什么?古代的谥号,庙号,年号都是什么意思?
10-15
9
李斯和吕不韦都是秦国的丞相 两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10-10
10
三国时期蜀汉的三位大将军分别都是哪些人?
10-09
11
关羽被杀,有6人负有责任,他们都是谁?其中谁的责任最大?
10-04
12
同样都是后宫掌权 萧太后为何不像武则天一样称帝
10-04
13
黑白无常的故事是什么?他们从小都是好朋友?
10-01
14
都是岁月赋予伤,君是尘风我是埃。
09-20
15
项羽和刘邦都是英雄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09-18
16
天作之合:《左传》开篇史事的谎言和真相
09-11
17
佛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一种偿还。
09-10
18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 明朝皇后为何基本都是寒门出身
09-09
19
同样都是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和刘秀知名度为何相差那么多
09-02
20
南唐大臣周宗简介:大周后、小周后都是他的女儿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5184
今日
0
访问量
2993470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11-03
1
傅友德之死:明朝开国将领中最惨烈的冤案
11-02
2
李岩之死:大顺政权崩塌前的权力暗战
11-02
3
后唐闵帝李从厚:权力漩涡中的短命天子
11-02
4
权力巅峰的较量:李治与武则天能力深度剖析
11-02
5
后世如何评价赵匡胤?他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11-02
6
白居易惜牡丹花写的什么?白居易惜牡丹花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1-02
7
白居易的买花一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11-02
8
乾陵孤冢藏玄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背后的权力密码与情感真相
11-02
9
李治与武则天:禁忌之恋下的宫廷权谋与王皇后的致命误判
11-02
10
跨越十七载的深情:万贵妃盛宠不衰的四大密码
11-07
1
中国古典美女,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
11-07
2
被辱骂成ldquo;猪王rdquo;的刘彧,如何忍辱负重逆袭的?
11-07
3
曹魏大臣孙礼是什么人?高平陵之变后他的结局如何
11-07
4
刘备三顾茅庐是看中诸葛亮的才华吗 刘备为何没有请庞统
11-07
5
诸葛亮出山后四个好友去了哪里 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11-07
6
岳家军中第一猛将是谁?屹立不倒杨再兴
11-07
7
曹髦为何选择带几百侍卫与司马昭拼死一搏?
11-07
8
韩信有自立为王的选择吗?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11-07
9
清朝各位皇帝是怎么评价权臣多尔衮的?
11-07
10
石碏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杀死自己的儿子?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59)
景穆帝
(1)
太子
(89)
杨广
(37)
刘恒
(23)
皇位
(76)
汉献帝
(38)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101)
武则天
(173)
战国时期
(35)
彭城
(14)
宰相
(104)
李白
(64)
项羽
(169)
蒙恬
(21)
吕不韦
(20)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8)
刘秀
(45)
赵国
(25)
高渐离
(1)
勾践
(28)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4)
圣人
(5)
张飞
(113)
刘邦
(281)
夫人
(101)
诗人
(46)
曹植
(27)
诸葛亮
(343)
司马懿
(171)
孙子
(17)
吕布
(148)
公主
(157)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
2048影视资源论坛
熊猫影视
河马影视
星辰影视
萝卜影院
八哥电影网
人人看电影
无忧影视网
橙子影视网
叮当影视网
天天影视网
青青影视网
电影天堂
开心追剧网
西瓜影院
麻花影视网
70影视网
年钻网
茶小舍电影
藏影堂
新神州影域
煮酒观影
体积影视
爱看影院
星光电影
至尊影院
极影公社
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