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仁慧草堂
藏传佛教Buddhism
诗然散文诗歌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宋朝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4-04-17 12:00
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赏析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译文:
千古以来,兴亡更替就像繁华的春梦一样。
诗人用疲倦的眼睛远望着天边。
孔子家族墓地中长满乔木,吴国的宫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庙中。
乌鸦飞来飞去。
几间茅屋里,藏着万卷书,我回到了老村生活。
山中有什么事?
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注释:
人月圆:
曲牌名。
此词调始于王诜,因其词中“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
《中原音韵》入“黄钟宫”。
曲者,小令用。
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诗眼:
诗人的洞察力。
孔林:
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
吴宫:
指吴国的王宫。
也可指三国东吴建业(今南京)故宫。
楚庙:
指楚国的宗庙。
赏析:
序文:
折一身瘦骨,踩雨后的虹桥,进山。
在山山与树树的夹缝间,辟半亩薄地,起一间柴屋,只栽松柏。
男松站远些,刚劲孔武,护塞戌边;
女松倚近些,端茶递水,红袖添香。
老松可对奕,小松可共舞。
酒醉茶酣也可“以手推松曰‘去’”。
山认樵夫给树,水认渔翁给鱼,我非樵非渔,便拥有一切,无路则处处是路。
山中何事?
闲闲地餐风饮露,忙忙地耕云种月。
写几行骈文骊句,用松针钉在篱笆上,花朵来读有花香,蝴蝶来读有蝶味,萤火虫来读有萤光,山鬼来读有鬼意,仙人来读有仙气……诗越读越厚,日子越读越薄,生命越读越轻。
明天有明天的飞花,后天有后天的落叶。
反正这山中没个忙人,反正这山中没个闲人。
蓄了一春的露,檐前的小瓴也该满个七八分了。
日头下端进新垒的红泥小炉。
用去岁晒干的花尸燃火,才不会把水煎老。
宠自己一回,今年就用那把不曾舍得用的养得釉亮的晚唐小壶。
一盏香茗、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
往日的尘缘都不得记不起来了,就喝眼前的茶吧。
茶要独品,酒需共酌。
这好山只归我一人所有。
让我如何能信?
可不,山中无甲子,大约在三个秋天之前就有山背后的白 飘胸的老翁来访,用一串铜钱来换我的松花酒。
我说如如今通用银子,他不懂。
好说歹说,用三双草鞋换去我两竹筒的酒。
并向我打探山外的世道,我故意很使劲地想,然后说是元。
他诡诡地一笑,笑得我心里发虚。
再问我进山的道,我指的东西南北,他丢下两句没头没脑的话,径自去了。
此后也就是隔山说些阴晴圆缺的话,也没什么来往。
年前找他对酌,只见两间茅屋,一间紧闭,草绳紧紧拴了门环,另一间住人,极其简陋。
奇的是窗上糊纸竟是三尺棉宣,依稀可辨三五字句: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倒是好句,只是意未尽而气未结,加上无奈的沧桑像一件短衣,终究遮挡不住曾经的少年血气,不知那双倦了的诗眼在后句中将望向何处,无从寻觅。
更奇的是宣纸已泛黄,浮着一层虚幻的锈色,却明明白白一阵墨香。
再偷觑那间紧闭的屋,门缝里逼出来一股霉味,欲近还难,老翁面有愠色,边忙知趣告退,疑惑便自此悬于心头。
眼看秋叶落尽,陈酿也快见底。
日日忙着拾掇松花酿新酒,我叫它花雕它就叫花雕。
想着借开春送酒话个暖,再一探究竟。
孰料面对的竟是一堆废墟,老翁已绝了踪迹。
捡出一残破条幅。
却是新纸鲜墨写着: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紧接着是一枝疏笔墨梅。
想来或是一时无句信笔点梅;
或是墨尽而笔已秃,扔之不舍,意犹未尽,想想,也罢也罢,秃笔余墨画梅正好。
点点梅瓣,拙得很有逸气。
我心中悬石砰然而落,方知是我的眼拙了,那紧闭茅屋乃藏万卷诗书,山中潮气重,书霉得也重,而这布衣老者便是隔世的骚人墨客,隔世,隔几世?
唉,千古繁华原只是一道薄风,他在山中避过这道风。
于世间的缺漏与错过,究竟是遗憾还是那幅墨梅枝桠间的最好留白?
老翁与书此去何往?
山更远的山……天以外的天……
若下一世能相遇,在红尘便罢了。
若还在山中,我必送他一壶花雕,外加两句: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他自当会心一哂。
一盏淡茶,一壶薄酒。
山是空了的山,老翁是空了的人。
张可久
(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
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
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上一篇:许诸在曹操去世后的去向
下一篇:有一种守望,是淡淡的美。
相关推荐
09-10
1
南宋都城杭州,在元朝的地位如何?
09-01
2
月饼起源,月饼起源于唐朝还是元朝?
08-26
3
稻盛和夫《心》:把自己的心修好,比什么都重要
08-10
4
增广文钞|《药师如来本愿经》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重要篇)
07-30
5
唐代诗人杨巨源诗《城东早春》赏析
07-30
6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日出入行》赏析
07-30
7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诗《晚春》赏析
07-29
8
唐代诗人王建杂言诗《当窗织》赏析
07-23
9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07-17
10
元朝的名人有哪些,元朝两位帝王手足相残的禁宫秘事
07-10
11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诗《钱塘湖春行》赏析
07-10
12
唐代诗人、画家王维诗《春园即事》赏析
07-10
13
唐朝末期著名诗人郑谷诗《鹧鸪》赏析
07-09
14
清代最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诗《咏笼莺》赏析
06-18
15
元朝为何无需“收复”燕云十六州:历史脉络与政治逻辑的双重解构
06-14
16
元朝旧臣张昶是一个怎样的人?
06-10
17
祭礼为什么如此重要?
06-03
18
增广文钞|说法当须观机(重要篇)
05-09
19
增广文钞|欲知念佛之所以然,不看净土经论,何由而知?(重要篇)
05-09
20
讲座︱张帆:如何看待元朝?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2799
今日
0
访问量
2558671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9-12
1
商辂连中三元:科举史上的孤峰绝顶
09-12
2
杜十娘跳河后死了没有?——从文学叙事到历史隐喻的追问
09-12
3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
09-12
4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
09-12
5
宋词双璧: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美学分野
09-12
6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
09-10
7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
09-12
8
赵飞燕为何无缘“四大美女”之列:历史评选的偶然性与文化符号的建构
09-12
9
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五代乱世中的权力博弈与民族悲歌
09-12
10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
09-10
1
爱尔兰古堡里的中国水杉——跨越世纪的植物、友谊及爱情
09-10
2
明清时期的苏州,究竟有多富?
09-10
3
读书会︱《山巅之城》:终结一个“历史的神话”
09-10
4
南宋都城杭州,在元朝的地位如何?
09-10
5
访谈︱保罗·法兰奇:北平的外国人曾有自己的“八大胡同”
09-10
6
美国故事︱争夺美洲的“见证者”:传奇女子波卡洪塔斯
09-10
7
讲座︱夏德明:全球史视野下17世纪的帝国与宗教
09-10
8
彼得·伯克:导演与历史学家的合作可以推动对过去的思考
09-10
9
吴铮强·寻宋︱木兰陂:何处觅荆公
09-10
10
“俄罗斯”与“白俄”:剪不清理还乱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39)
景穆帝
(1)
太子
(80)
杨广
(35)
刘恒
(20)
皇位
(60)
汉献帝
(32)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85)
武则天
(145)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72)
李白
(57)
项羽
(158)
蒙恬
(19)
吕不韦
(18)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7)
刘秀
(43)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6)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4)
张飞
(100)
刘邦
(240)
夫人
(76)
诗人
(45)
曹植
(21)
诸葛亮
(289)
司马懿
(136)
孙子
(16)
吕布
(123)
公主
(138)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