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仁慧草堂
藏传佛教Buddhism
诗然散文诗歌
清朝历史
明朝历史
宋朝历史
首页
/
诗词雅言
/
正文
2025-03-08 12:00
养生有道,苏轼的养生经
苏轼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却依然活到了65岁,这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算是高寿了。从他的生活细节中,不仅可以读懂其人生的追求,还可以感悟其善于养生的高深智慧。
苏轼善于利用各种食材的不同习性,取得延年益寿的效果。他在《东坡杂记》里,记载了一则常年服食生姜延寿的轶事。话说他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到净慈寺去游玩,并拜见了方丈。这位方丈年逾八十,仍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苏轼十分好奇,问他有何妙方可以延年益寿。方丈微笑着说:“老衲每日用带皮嫩姜切片,温开水送服,已食四十余年矣。”原来这老和尚有服食姜片的嗜好。随后,苏轼在文章里多次提到自己“食姜”或“食姜粥”,并赞叹说“甚美”。这是因为生姜可益脾胃,散风寒,预防心肌梗死,均有特殊作用。
苏轼在《东坡志林》里,记载了一则关于芋头的趣事。他说有一天他儿子苏迈突发奇想,用山芋做了一碗玉糁羮,他尝过以后,觉得“色香味皆奇绝”“人间绝无此味也”。从此他对芋头推崇备至。芋头除了味道鲜美外,还有药用的价值。芋头用于食疗,可治中气不足,久服能补肝胃,添精益髓,丰润肌肤。除了芋头,苏轼还喜吃桂圆,并专门为此而写了《桂圆颂》,而桂圆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
苏轼官场屡遭失意,每一次被贬谪,他就被迫到一个新地方去上任。但无论到哪里,他总是能给自己找到快乐,因为他可以到处游玩,享受江山风月。他还把他的游迹写进了文章里,并流传千古。这种寄情山水的情怀,也是苏轼疏解压力的重要方式,是他养生的另一个妙法。其实,浏览山水的过程,也就是步行锻炼、登山涉河的过程。这既可锻炼身体,又能怡情养性,十分符合苏轼的“劳逸结合”的养生理论。
苏轼还给朋友写过一个养生方子,说是从战国流传下来的,但“吾服之有效”。《东坡志林》里记载了这则逸事,话说苏轼的好友张鹗,求问东坡先生在养生方面的秘笈。苏轼想了想,提笔写下了几句话:“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意思是说,人不应该考虑太多功名利禄、荣辱过失,而要潇洒大度;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养成过于讲求安逸的习惯;要晚吃饭少吃肉。这四味“长寿药”,实际上是对情志、睡眠、运动、饮食四个方面的养生建议。
苏轼在养生上推崇小桥流水式的清净之道。在《东坡志林》中的《养生说》一文中,他写自己静坐养生的过程,“惟在摄身,使如木偶”,意思是要像木偶那样纹丝不动。在黄州谪居期间,他更是闲居看书,研读佛经,在安国寺的茂林修竹、破池亭榭中,寻得清净之所,隔几天就去焚香默坐,深自省察,这令他有“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快乐。这种以清净安命的养生之道,在苏轼中年以后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苏轼还提倡书法养生。在他看来,书法不仅可以调节精神情绪,本身也是一种肢体锻炼。写书法时要求凝神静气,力贯纸背,执笔人其实是在纸上做着各种肢体运动。尽管这种运动很舒缓,但效果却十分明显,而且适合人们长期练习。正因为书法有这等妙用,所以人们一直把练习书法推为养生的妙法。
苏轼的养生经,给了现代人最好的启迪:养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付诸实践,并持之以恒。
◎本文原载于《中华读书报》(作者高中梅),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完颜亮弑金熙宗自立为帝,为什么说完颜亮是历史上最荒淫的皇帝?
下一篇:清代最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赏析
相关推荐
09-08
1
倚杖听江声,杖与苏轼的身心依托
09-07
2
苏轼一生经历了什么?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
09-05
3
苏轼和佛印之间有什么故事?苏轼和佛印的故事非常有趣!
08-29
4
苏轼的三起三落详细介绍,苏轼生平的主要成就
08-27
5
苏轼:六首秋词,说尽人生滋味
08-26
6
苏舜钦与苏轼:北宋文坛的“平行线”
08-25
7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择业七择偶,八交贵人九养生!
08-14
8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在题西林壁中窥见永恒的智慧之光
08-08
9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
08-05
10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
07-29
11
宋英宗赵曙为什么会欣赏苏轼?详解其背后原因
07-23
12
王朝云:从侍女到侍妾,苏轼生命中的特殊存在
07-17
13
章惇与苏轼:从挚友到政敌的北宋传奇
07-17
14
苏轼二赋卷、张渥《九歌图》将展,吉林省博推“长白遗珠”
07-10
15
三苏冠冕大苏尊:解码北宋文坛的“全能巨匠”苏轼
07-06
16
曹皇后在乌台诗案中的关键作用:拯救苏轼一命
07-06
17
苏轼和苏辙:情深意重的兄弟情谊
06-25
18
王珪为何构陷苏轼:北宋党争阴影下的文人相残
06-25
19
苏轼门下的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与张耒的文学传承与影响
06-20
20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背后的理念之争与人性关怀
发表
更多评论
奇闻网
奇闻网 QiWenTop.Com 探索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文章
12799
今日
0
访问量
2546573
浏览排行
点赞排行
09-12
1
杜十娘跳河后死了没有?——从文学叙事到历史隐喻的追问
09-12
2
商辂连中三元:科举史上的孤峰绝顶
09-12
3
刘禅诛杀重臣:权力博弈下的政治智慧与历史迷雾
09-10
4
司马懿与柏灵筠的子嗣之谜:历史真相与影视演绎的碰撞
09-12
5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
09-12
6
宋词双璧: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美学分野
09-12
7
傀儡天子与权臣岳父:刘衎与王莽的权力困局
09-12
8
赵飞燕为何无缘“四大美女”之列:历史评选的偶然性与文化符号的建构
09-09
9
施全之妻:历史褶皱中的无名微光
09-12
10
安重荣与石敬瑭的战争:五代乱世中的权力博弈与民族悲歌
09-09
1
后唐末帝将石敬瑭调虎离山之后,石敬瑭如何应对调虎离山?
09-09
2
水浒五虎将都是谁?水浒五虎将的排名是什么?
09-09
3
岁寒三友是指什么?岁寒三友为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
09-09
4
丫鬟是什么?丫鬟平常都做什么?做丫鬟的结果的什么?
09-09
5
知府是什么?知府是多大的官职?知府衙门是什么?
09-09
6
国内外文物火灾事故屡发,清史专家介绍“雍正帝如何防火”
09-09
7
包利威:烟馆里的日常生活
09-09
8
讲座︱田海:关公崇拜有偶然性,并非佛教或历史文献的影响
09-09
9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争:“弑夫”的阿云该如何判决?
09-09
10
辛德勇读《赵正书》︱死去以后才生出的“始皇帝”
标签列表
紫禁城
(5)
赵云
(139)
景穆帝
(1)
太子
(80)
杨广
(35)
刘恒
(20)
皇位
(60)
汉献帝
(32)
皇后
(36)
朱高炽
(9)
李世民
(85)
武则天
(145)
战国时期
(32)
彭城
(11)
宰相
(72)
李白
(57)
项羽
(158)
蒙恬
(19)
吕不韦
(18)
储秀宫
(1)
慈禧太后
(17)
刘秀
(43)
赵国
(22)
高渐离
(1)
勾践
(26)
高延宗
(1)
慈航普度
(1)
观世音
(1)
秦王
(12)
圣人
(4)
张飞
(100)
刘邦
(240)
夫人
(76)
诗人
(45)
曹植
(21)
诸葛亮
(289)
司马懿
(136)
孙子
(16)
吕布
(123)
公主
(138)
网站分类
历史故事
历史考古
春秋战国历史
阿飞说剧
诗词雅言
命理易学唐老师
魁哥说历史
秦朝历史
汉朝历史
三国历史
诗然散文诗歌
命理研究
真九归医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明朝历史
外国诗歌精选
八字预测命理
道家古詩詞
清净的本源
佛答
WB
微博分享
QZ
QQ空间
QQ
QQ好友
WX
微信分享
CP
复制链接
分享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关闭
链接已复制